煤炭开采行业月报:产量、进口创年内新高 红利驱动占优 “慢即是快”

张津铭/刘力钰 2024-12-17 18:47:30
机构研报 2024-12-17 18:47:30 阅读

  事件: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 年11 月份能源生产情况。

      11 月原煤产量创年内新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 年11 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3亿吨,同比增长1.8%;日均产量1426.6 万吨,1—11 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3.2亿吨,同比增长1.2%。产能刚性已逐渐成为共识,后续产量增量多源自新建矿井投产,预计空间有限;此外,能源生产安全仍是煤炭行业发展重点方向,长期化、高强度化的生产安全检查预期延续,预期会影响煤矿产能增量的进一步释放。

      11 月进口创年内新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11 月份,我国进口煤炭5498 万吨,同比增长26.4%,1-11 月份,我国进口煤炭4.9 亿吨,同比增长14.8%。

      火电11 月增速回落,水电降幅收窄。11 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749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9%;规上工业日均发电249.8 亿千瓦时。1—11 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568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分品种看,11 月份,规上工业火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水电降幅收窄,核电增速加快,风电由增转降。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同比增长1.4%,增速比10 月份回落0.4 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水电下降1.9%,降幅比10 月份收窄13.0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核电增长3.1%,增速比10 月份加快0.9 个百分点;规上工业风电下降3.3%,10 月份为增长34.0%;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0.3%,增速比10 月份回落2.3 个百分点。

      焦煤方面,价格核心为待终端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 年11 月,中国粗钢产量7840 万吨,同比上涨2.5%,1-11 月粗钢累计产量92919 万吨,同比-2.7%。截至2024 年12 月13 日当周,247 家样本钢厂日均铁水产量229.7 万吨,同比下降4.1%。中期来看,我们始终认为近期的一系列政策意味着底层逻辑或已大转变,后续市场或将由“弱现实、强预期”逐步转向“强现实、强预期”,偏国内定价的黑色系商品将受到明显提振,春节后随着实物工作量的落地,将有望带动焦煤价格强势上行。

      投资策略。当前于煤炭板块而言,其驱动不在基本面,而主要源自风格驱动。(1)复盘去年,基本面并非主导因素。煤炭板块自11 月初开启上行,至3 月初见阶段性高点,煤炭板块累计上涨29%,跑赢沪深300 指数30.09pct,期间动力煤价格下跌32 元/吨;(2)哑铃策略仍有效。11.4 上证报《个人投资者2024 年第四季度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指出““高股息及科技成长两大板块受到投资者较高关注”,红利为盾、科技为矛。

      我们始终看好高股息策略,其是一种看似“慢”实则“快”的投资方式,同时认为年底确定性的高股息板块易受青睐。(1)短期市场分歧略大,有锁定收益、避险需求。本轮牛市以来,煤炭板块严重跑输,补涨效应存在。(2)24 年12 月2 日10 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自上而下资产配置角度而言,有回补需求。

      在成长型经济体转向成熟型经济体的过程中,各行各业,过去依靠资本开支拉动净利润增长的决策模式转向更看重投入产出的投资回报率;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也将从过去的单纯从净利润单一指标,转向更加看重股东回报的自由现金流,周期股的估值预计会从成熟期的估值下降重新转入再一次的估值提升。

      板块目前有多重积极因素正在积累,坚定看好不动摇。(1)龙头公司Q3 业绩略超预期;(2)““股票增持回购再贷款”助力煤企估值重塑;(3)底层逻辑大转变,““弱现实、强预期”逐步向““强现实、强预期”转变;(4)““互换便利”有望助力高股息资产资金增量。

      短期结合“绩优则股优”及弹性优先角度,重点推荐困境反转的中国秦发,绩优的电投能源、中国神华、山煤国际、新集能源、中煤能源、平煤股份,弹性的平煤股份、晋控煤业、兖矿能源、昊华能源、潞安环能、山西焦煤、淮北矿业、华阳股份等。

      此外,平煤股份发布《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的公告,正式打响煤企增持回购第一枪,回购额度高达5~10 亿元,应给予重点关注。其他具体内容可参考我们早前发布的《回购增持再贷款设立,高股息煤炭迎机遇》报告,重点关注平煤股份、淮北矿业、兖矿能源。

      风险提示:在建矿井投产进度超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建矿井项目批复加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