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经济新观察(十一月):楼市回暖迹象显现 产业政策助力新发展

李明亮 2024-12-17 18:47:34
机构研报 2024-12-17 18:47:34 阅读

  本报告《楼市回暖迹象显现,产业政策助力新发展——长三角经济新观察(十一月)》是海通证券政策研究团队推出的“区域经济半月报”系列报告的第十四篇,深入分析了2024 年11 月1 日至11 月30 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数据、产业发展、国企改革和资本市场动态。

      2024 年1-10 月长三角经济运行平稳。价格方面,10 月长三角CPI 环比降幅扩大,江浙皖CPI 同比边际走弱,上海CPI 同比低于长三角和全国平均。

      PPI 同比降幅扩大,上海、江苏和安徽PPI 低于全国平均,市场需求不足。

      消费方面,安徽消费市场稳中向好,1-10 月,安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江苏和浙江消费需求平稳,“两新”政策带动升级类消费持续增长,上海消费降幅收窄,但同比仍未回正。外贸方面,长三角外贸稳定增长,上海、安徽、江苏进出口同比回升,2024 年1-10 月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6.7%。上海、安徽、江苏出口中机电产品约占70%,上海对发达国家出口仍弱。投资方面,1-10 月沪皖江浙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为6.1%、4.0%、1.8%、0.7%,均边际走弱,上海和安徽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超过全国平均。

      工业生产方面,1-10 月长三角工业生产较为稳定,沪皖江浙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7%、8.9%、7.6%、7.4%,其中上海、安徽累计同比较1-9月有所改善,皖江浙绝大部分行业均实现正增长。

      长三角楼市回暖,政策效应释放。1-10 月,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分别为-5.5%、-24%、-7.4%、-19.1%,除安徽外,降幅较前9 月均收窄。安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虽然较1-9 月降幅略微扩大,但相比于年初,降幅已收窄5 个百分点。

      长三角地区在医药、数据管理、消费信贷、医学人工智能、新材料产业、商事调解、康养产业、产业基金、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均出台重要政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建立长三角数据专题合作机制,加快推进数据领域的一体化。上海在促消费、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安徽发布支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金融创新和新型融资渠道,支持康养产业发展。江苏8 大产业专项母基金开投,涵盖软件、电力、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

      长三角国资国企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第六届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联席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研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国资国企路径,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1-9 月浙江省国资国企则在资产利用效率方面表现更佳,江苏省国资国企虽然总资产报酬率不及浙江和安徽省,但其资产规模庞大,利润率方面表现更为出色。

      浙江利润率远不及安徽和江苏。

      上海推进金融创新。11 月,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制定并印发《上海市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转型发展行动规划(2024-2026)》,上海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推动上海地区商业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4 年1-10 月上海和安徽外商投资同比分别下滑28.8%,20.6%。

      风险提示:政策和资本市场存在不确定性。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