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紧盯密防证券从业者违规炒股
违规炒股是证券从业人员不可触碰的红线。继今年2月一批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被证监会集中处罚后,近期又有多名从业者违规炒股被罚,引发关注。
由于工作原因,证券从业人员可能掌握普通投资者难以获得的未公开信息,更容易利用信息优势进行内幕交易,谋取不正当利益。这无疑侵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三公”原则,扰乱市场交易秩序。
对此,监管部门一直坚持零容忍态度,证券法也明令禁止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近年来,相关部门更是紧盯密防、重拳出击。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共查办67起从业人员违法炒股案件,对139人作出行政处罚。
为何总有人铤而走险?归根结底还是面对利益诱惑抱有侥幸心理,守法合规意识淡薄。证券从业人员距离股票市场更近,加之利用亲属账户、借用客户账户等炒股的行为隐蔽性强,较难被精准监测,少数从业者频频伸出违法违规的手,换着花样想绕开监管的“眼睛”,试图在股市大捞一笔。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频开罚单,对违规炒股行为“露头就打”,就是给业内敲响警钟。证券从业人员应增强自律意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否则,一旦越过法律的“红线”,付出的代价将远高于所获得的非法收益。
员工违规炒股频现,也反映出部分券商内控管理存在缺陷。券商要优化自身治理,一方面要加强从业人员合规管理,定期进行普法宣讲,引导员工珍惜职业声誉、恪守职业道德,以过硬的专业能力获取正当报酬;另一方面要健全内部监测、自查自纠及问责机制,运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提升精准发现能力,并坚决惩戒、出清行为严重失范的员工,“严”字当头,让从业人员“不敢、不能、不想”违规买卖股票。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紧盯密防证券从业者违规炒股)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