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私募仓位止住四连跌 该对A股行情更乐观一些吗?

东方财富网 2024-06-17 18:40:00
基金 2024-06-17 18:40:00 阅读


K图 000001_0

  连续四周下移的股票私募仓位指数终于止跌。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因信息披露合规等原因,私募净值及仓位测算数据相对滞后),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8.03%,与上周持平,终止了连续下跌势头。

  从5月20日见到近期高点3174.27点以来,市场连续震荡调整四周。股票私募仓位指数随之下降的同时,降幅在逐渐收窄。截至6月7日收盘,上证综指涨0.08%,报3051.28点。

  或许是看好3000点位置对市场的支撑,多组不同规模私募选择加仓,尤其是50~100亿元规模私募,在市场调整同时,一直选择逆势投资。

  股票私募分歧加大

  整体来看,股票私募分歧加大。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满仓股票私募占比为56.08%;中等仓位股票私募占比为29.00%;低仓股票私募占比为13.36%;空仓股票私募占比为1.56%。总体来看,中等仓位私募占比下降,其中一部分选择加仓至满仓水平,另一部分则选择继续减仓至低仓水平。

  多组不同规模私募选择加仓。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50~100亿元、20~50亿元、10~20亿元以及0~5亿元规模私募均选择加仓,其最新仓位指数依次为77.87%、73.34%、75.69%和81.67%,分别加仓1.73%、0.14%、0.87%和0.33%,其中50~100亿元规模私募加仓力度最大。

  澎湃新闻还注意到,不同规模私募中,50~100亿元规模私募最为乐观。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50~100亿元规模私募一直在逆向投资,虽然4月底以来,A股市场陷入调整,但50~100亿元规模私募仓位指数整体处于上升趋势。具体来看,65.09%的50~100亿元规模私募仓位处于满仓水平;19.27%的仓位处于中等水平;11.17%的仓位处于低仓水平;4.47%的仓位处于空仓水平。

  6月下旬或走出一轮预期行情

  展望后市,多家私募表示,对近期市场抱有信心。尤其是7月重要会议召开之前,改革预期或将迎来边际升温,市场风险偏好或有支撑。

  “近期各个宽基指数表现不一,蓝筹大盘指数承受的压力较大。但就中证全指而言,基本上是震荡筑底的走势,A股下跌持续三周后,跌势终于有所趋缓。”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表示,新出台的5月份ppi数据仍然是下滑,不过环比转正,走出低谷的可能加大。近两个月对房地产的扶持政策可谓不小,体现在房价信心上则还需要一个过程。7月份召开的重要会议,聚焦于经济,有力度的促进经济新举措也值得期待。

  夏风光强调,经过蓝筹股的补跌后,近一个月的下跌周期可能已经结束,持续缩量后成交量也有所回暖,技术上存在探明底部的可能。6月份下旬会不会走出一轮预期行情,不妨拭目以待。

  顺时投资权益投资总监易小斌也看好后市表现,“虽然目前市场仍然表现为存量博弈的态势,热点变动频繁,交易量未能有效放大,但我们认为,随着市场的逐渐出清,政策效应逐步显现,资金终究会不断流入,从而推升市场的回暖。”

  “当前A股市场成交量相对偏低,量能未能释放的情况下仍以存量博弈为主,这也是A股市场热点表现不持续、板块轮动较快的主要原因。”星石投资分析道,短期来看,当前A股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量能将是决定股市走势的重要影响因素。中期来看,国内股市环境边际向好的确定性较大。从基本面角度看,后续政策、资金等积极因素将带动宏观经济回升、企业盈利回暖的情况也会逐渐明显。从资金面的情况来看,监管政策预期变化导致的资金对于小盘股的避险情绪或有所缓解,叠加全球流动性预期大概率趋松,有望吸引当前抱有观望心态的资金参与交易。

  展望下半年市场,盘京投资认为A股仍然存在诸多投资机会。如: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落地,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消费市场有望逐渐回暖。同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领域也将孕育出更多的投资机会。盘京投资建议关注高分红低估值资产以及海外需求增长,其认为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高分红低估值的资产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此外,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海外需求不断增长,资源品等出口行业将受益。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股票私募仓位止住四连跌,该对A股行情更乐观一些吗?)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