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报告预测:AI有望使中国2035年GDP相较于基准情形提升9.8%
7月5日,在中金公司承办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投融资主题论坛上,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部负责人、中金研究院院长彭文生发布了《AI经济学》主题研究报告,报告围绕本轮AI进步的生产力特征及其生产关系含义,从宏观影响、产业发展、治理挑战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分析。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行动,这不仅是顺应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趋势,而且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势紧密相连,旨在推动AI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这一行动体现了政府对AI的高度重视,可以说是推动中国从“互联网时代”迭代升级至“人工智能时代”的政策设计和布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中金公司估算,中国AI产业的市场需求到2030年将达到5.6万亿元,2024-2030年间中国在AI产业的总投资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市场空间和投资需求,对AI相关企业和金融机构来说都是重大业务机遇,值得高度期待。
“GPT的崛起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新阶段,显示出AI(人工智能)在模仿人类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中金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管理实践访问教授朱云来表示,从图灵时代至今约80年的时间里,人工智能经历了几代的发展,每次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尽管并非总是达到预期目标。
与此同时,朱云来还提出了对未来社会可能达到的高度数字化和自动化的乐观预期。
为把握人工智能(AI)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金公司充分调动中金研究院、研究部的研究力量,对人工智能相关的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AI经济学》是其最新研究成果,力图为各领域的企业和投资者拓展视野,理解当下真实情境,预见未来发展大势提供研究智慧和力量。
按照《AI经济学》报告的估算,AI有望使得中国2035年的GDP相较于基准情形提升9.8%,相当于未来10年的年化增长率额外增加0.8个百分点。科技革命不仅促进生产力,也重塑生产关系,AI作为“类人”技术,在数字治理、市场竞争、社会伦理、国际关系等方面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在当前背景之下,扩张性财政政策提振经济增长,也有助于中国在AI领域加速追赶。
“中国人口多、市场大有利于加速追赶,尤其可能在应用层孕育出引领性的创新,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彭文生表示,作为一项通用目的技术,规模定律是本轮AI进步的突出特征,意味在静态上大国有优势,动态上先发者有优势。
中金公司强调,高度关注AI科技,对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持续开展深入研究和广泛布局。
(文章来源:央广网)
(原标题:中金公司报告预测:AI有望使中国2035年GDP相较于基准情形提升9.8%)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