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出手暂停转融券,影响几何?哪些基金值得关注?

东方财富网 2024-07-12 09:09:00
基金 2024-07-12 09:09:00 阅读

  证监会暂停转融券业务,对A股影响几何?

  对于市场争议的转融券和量化交易,证监会重磅出手了。

  7月10日,中国证监会依法批准中证金融公司暂停转融券业务的申请,自2024年7月11日起实施。

  同时,证监会还批准证券交易所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80%上调至100%,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100%上调至120%,自2024年7月22日起实施。对于存量转融券合约,证监会明确可以展期,但不得晚于9月30日了结。

  除上述政策外,对于量化交易,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还表示,将进一步推动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降频降速,根据申报数量、撤单率等指标,研究明确对高频量化交易额外收取流量费、撤单费等标准,以“增本”促“降速”。

  目前,随着证监会加强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地,融券余额已经在逐步下降,暂停转融券有助于限制股票做空机制,减少市场上的卖空压力,同时提升市场交易的公平性。

  对于转融券业务暂停带来的影响,华创证券业指出,此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目前市场融券余额318亿元,转融券余额296亿元。转融券暂停并整体调高融券保证金率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市场情绪提振。年初以来市场融券余额已由692亿元降至318亿元。

图片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区间:2024/1/1~2024/7/10,不作投资推荐)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在当前市场持续下跌,投资者信心不足的背景下,暂停转融券业务,尤其是做空业务,将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虽然市场下跌并非完全由转融券做空引起,但此举无疑表明了监管层对股市的关怀与支持,对提振投资者信心具有积极作用。

  华东某头部券商投顾称,这表明市场的公平性又有所提高,现在监管层越来越重视普通投资者的声音,暂停转融券让市场不同的参与者都在同一起步线,大家公平投资。

  拐点来了?哪些基金值得关注?

  这次的政策利好已经体现在了昨天的A股上,那么后续,反弹能否持续,哪些行业和基金值得关注呢?

  西部证券认为,当市场运行进入大势触底反弹的初期,一般前期超跌的相关行业会率先开启一定幅度的反弹,然后各行业逐步开始轮动上涨。因此,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值得提前关注超跌反弹相关风格和行业的配置价值。

  平安证券研报指出,短期来看,A股市场自6月以来持续在底部震荡蓄势,本次政策出台有助于推动市场企稳,提振市场信心。中长期来看,新“国九条”推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三中全会深化改革预期也在逐步升温,市场结构性机会有望继续增加,结合政策部署及景气边际改善的方向,结构上继续建议关注四条主线:

  一是企业出海,即我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例如消费电子、汽车、家电、机械设备、船舶等;

  二是涨价板块,受供给侧收缩影响较大且需求有望边际改善的板块,如有色、航运、化工、公用事业等;

  三是新质生产力,即政策驱动及产业趋势下的新兴产业,如电子为代表的TMT、智能制造等;

  四是红利策略,关注高股息稳定配置价值及向盈利预期转化的扩散机会,如银行、电力、煤炭等。(来源:平安证券研究所《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策略点评20240710》,发布时间:2024/7/10,不作投资推荐)

  我们整理了一些相关的行业基金供大家参考。不过行业基金波动比较大,大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均衡配置。

图片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具体基金的相关风险、基金经理变更等情况详见各基金法律文件及公告,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不作投资推荐)

  另外,在我们也整理了一份成立超10年年化收益超15%长期业绩突出的基金名单,供大家参考。

图片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年内涨跌幅统计区间:2024/1/1~2024/7/10,成立以来涨跌幅统计截至2024/7/10,具体基金的相关风险、基金经理变更等情况详见各基金法律文件及公告,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不作投资推荐)

  投资是一场长跑,我们无法预测前路会有哪些坎坷,我们能做的,只有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低位布局,股债、不同风格均衡配置,长期投资,市场的波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因为短期的波动丧失了信心,没能坚持到反弹来的那一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