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达股份IPO:核心业务下滑,新能源业务尚未成气候,回复函改报告期“遮羞”
12月26日,湖州安达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达股份”)的北交所IPO申请获受理。招股书显示,安达股份的主要产品是应用于传统燃油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压铸件,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燃油车

同仁堂2024年增收不增利,核心产品提价难阻成本上涨压力,毛利率跌至十年新低
近期,中药行业老字号品牌同仁堂(600085.SH)发布了2024年年报,公司报告期内呈现“增收不增利”,营收小幅增长4.12%至185.97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54%至15.26亿元,时隔五年再现净利润负增长。拆解业绩波动核心

萤石网络:三费齐升侵蚀利润,王牌产品卖不动,智能入户红海市场恐难突围
近日,萤石网络(688475.SH)于2024年交出了一份增收不增利的成绩单,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0.52%,为5.04亿元。证券之星注意到,费用激增、毛利率走低影响了公司去年的盈利表现。尽管整体收入保持增长,但多项业务面临不小压力:

医药主题再次崛起?年内公募业绩洗牌 医药主题基金最高回报超44% 资金加速流入
新一轮行情调整之际,公募基金的年内业绩排名也在重新洗牌。距离一季度结束才过去半个月,彼时重仓人形机器人主题产品霸屏涨幅榜的光景已有不同。截至4月16日,年内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TOP10席位,已经新出现了2只医药主题基金的身影。而医药主题基金中,年内获得正收益达到六成以上,最高的一只年内净值回报超过44%。与此同时,资金也出现加速流入医药ETF的情况。

“清盘”“爆款”同台 医药基金“冰火两重天”
近期医药板块迎来复苏行情,特别是在港股创新药板块的带动下,多只相关主题基金业绩出现大幅反弹。然而,“冰火两重天”的情形正在业内上演。一方面,部分绩优的医药主题基金依然难逃“清盘”厄运;另一方面,市场罕见迎来了募集超10亿元的医药主题“爆款”产品。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近期医药板块行情回暖,主要得益于创新药板块业绩或迎来兑现以及国内集采政策边际放缓。
多只银行股股价创新高 基金一季度加大配置力度
在股市震荡加剧、债市利率下行的情况下,高股息、低波动的银行板块成为资金关注的“香饽饽”。4月16日,大盘延续弱势震荡,行业板块多数下行,银行独立向上,中证银行指数上涨1.01%,斩获“五连阳”,多只银行股盘中齐创历史新高。最新披露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向来被基金低配的银行板块,在今年一季度获得了多只基金加仓。

首批科技基金一季报出炉 信息技术板块最是“心头好”
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密集披露,首批科技主题基金调仓动向浮出水面。截至4月16日,朱雀基金、金信基金、中欧基金、永赢基金、长城基金等公募旗下部分科技类权益基金产品一季报已出炉,一季报显示,上述基金继续加码AI产业链,信息技术成重仓方向。

A股新信号!暴增超2600% 绩优基金规模大增
基金2025年一季报密集披露,多只绩优基金的“底牌”得以曝光。从整体来看,绩优基金规模实现大幅增长,部分基金规模增长更是超26倍。从投资方向来看,绩优基金主要围绕科技成长主线布局,并且在一季度大幅调仓。绩优基金规模大增从已披露2025年一季报的基金看,绩优基金强势“吸金”,规模大幅增长。

首批基金一季报出炉:“人形机器人+AI”成为“新风口”
首批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陆续出炉,基金经理们的调仓路径随之浮出水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6日,中欧、永赢、平安、中银等11家基金公司旗下67只基金(各类份额合并统计,下同)披露了2025年一季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调仓呈现两大显著特点:一是多数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保持高仓位运作,并以加仓为主。

“国家队”爆买!沪深300ETF总规模重回万亿元 什么信号?
随着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类“平准基金”入市增持ETF,场内核心宽基品种——沪深300ETF总规模重回万亿元之上。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全市场24只沪深300ETF整体规模已达到10038.67亿元。其中,规模超过千亿元的沪深300ETF共有4只。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