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小麦期货飙升:空头回补还是供应危机的前兆?
最新30天CBOT农产品期货持仓变动追踪

美国和法国作为全球小麦的主要生产国,其产量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据最新数据显示,法国软小麦作物的状况已降至八年来的最低点,收获进度远远落后于正常水平。同时,美国春小麦作物的干旱面积也在增加。这些因素共同引发了市场对小麦供应的担忧,进而触发了空头回补,推动小麦期货价格上涨。
尽管大豆和玉米期货也有所上涨,但它们的价格仍然接近四年来的低点。这主要得益于美国中西部地区有利的作物天气,这一天气条件预示着丰收的预期,从而对价格形成了压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价格低迷,但投机者在大豆合约中建立了创纪录的净空头头寸,这表明市场对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仍持谨慎态度。
从技术角度来看,CBOT最活跃的小麦合约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下跌后,于北京时间7月22日08:52时上涨1.2%,达到每蒲式耳5.49-1/4美元,此前在7月16日跌至5.25美元的四个月低点。
对于大豆和玉米期货而言,尽管价格接近低点,但技术面上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反转信号。CBOT大豆上涨1%,至每蒲式耳10.46-3/4美元,接近上周的低点10.32美元,而玉米上涨0.9%,至每蒲式耳4.04-3/4美元,接近上个月的低点4美元。
知名机构的分析师指出,由于美国强劲的作物前景和大豆的供应过剩,投机者在芝加哥交易的大豆中创下了净空头的记录。这种空头回补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大豆市场,也对小麦和玉米市场产生了间接影响。
在小麦市场,分析师们普遍认为,尽管法国和美国的产量担忧为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但长期来看,全球小麦供应依然充足。而在大豆市场,分析师们则更加关注中国的需求变化,以及美国作物的最终产量。
尽管短期内小麦期货因供应担忧而出现反弹,但长期来看,全球供应的充足性可能会限制其上涨空间。对于大豆和玉米期货,尽管目前价格低迷,但市场对美国作物的丰收预期以及中国需求的变化仍将是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