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政治局会议超预期 短期宏观驱动

钱莱 2024-12-10 09:45:20
品种研究 2024-12-10 09:45:20 阅读

【现货】12月9日,SMM1#电解铜均价74940元/吨,环比+445.00元/吨;对主力+40元/吨。

【宏观】国内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从会议主要内容来看,政策态度积极程度略超预期,在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等方面作出部署。美国方面,11月中旬以来美元美债走势出现分化,美元指数上行后维持高位,美债收益率出现回落。美债利率下行与市场预期降息概率提高有关:1、特朗普提名对冲基金经理斯科特贝森特担任财政部长,贝森特主张到2028年将预算赤字率降至3%,同时支持宽松货币周期;2、根据FOMC公布的11月会议纪要,12月降息或将概率更大。而美元指数受外汇因素影响较多,特朗普的对外加征关税政策,对欧元区、新兴经济体市场经济形成压制,“强美元”预期下美元近期表现在外汇市场独树一帜。短期来看,现阶段市场或高估特朗普政策导致二次通胀预期,从特朗普主要政策推进速度而言,仅移民政策推进落地速度较快,税收政策减免的效应或于2026年显现、且减税带来的财政刺激效应较直接投资更低;关税政策亦为贸易谈判筹码,推进过程亦有不确定性。因此,在美债收益率回落的情况下,美元指数或面临汇率下行压力。

【供应】铜矿方面,铜精矿周期性减少格局未变,短期铜矿TC的回升表明原生端正在逐步放量,但中长期的紧张格局仍在。Antofagasta与国内某冶炼厂2025年TC长单benchmark初步落定于21.25美元/吨,较2024年长单TC大幅下降,市场预期2025年铜矿偏紧格局难以逆转。废铜方面,据SMM,因担忧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可能波及再生铜原料进口,部分贸易商已逐步停止直接从美国进口再生铜原料。精铜方面,11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为100.51万吨,环比+0.94万吨。1-11月累计产量为1,096.51万吨,同比增加52.44万吨,增幅为5.02%。

【需求】开工率方面,电解铜制杆周度开工率小幅下降,12月5日电解铜制杆周度开工率81.94%,周环比-2.31个百分点;12月5日再生铜制杆周度开工率25.45%,周环比+1.19个百分点。终端方面,1-10月电网累计投资完成额4502亿元,同比增长20.70%,全年电网投资对铜需求仍有托底作用,但按全年计划投资额测算,Q4季度电网投资增速同比或将放缓。空调方面,12月家用空调内销排产702.2万台,同比提高15.0%。出口排产1088万台,同比增长48.5%,内销市场回暖,外销维持强势。

【库存】库存处高位,11月以来国内社库去化良好。截至12月9日,LME铜库存26.98万吨,日环比0.00万吨;截至12月6日,COMEX铜库存9.29万吨,日环比+0.06万吨;截至12月9日,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11.97万吨,周环比-2.35万吨;截至12月9日,保税区库存5.05万吨,周环比-0.80万吨。

【逻辑】(1)宏观方面,美国经济软着陆预期仍在,“降息+软着陆”的宏观组合或对铜价相对利好,前期特朗普交易下的美元美债持续升温给工业金属价格带来下行压力,但11月中旬以来美元美债走势分化,若美债收益率在降息预期下回落,美元指数或面临汇率下行压力。短期来看,现阶段市场或高估特朗普政策导致二次通胀的可能。国内方面,12月政治局会议政策态度积极程度略超预期,首次提及“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表述积极,政策从被动应对转换为主动出击。(2)基本面方面,短期铜矿紧缺格局边际改善,但中长期来看铜矿供应偏紧仍对TC反弹形成限制,且根据2025年长单TC谈判结果,预期2025年铜矿偏紧局面继续存在;需求端,虽步入淡季,但开工率稳定,下游在铜价回落企稳后需求激发,国内社会库存去化流畅。因此,短期来看海外降息预期升温,美债利率下行,美元指数或面临汇率下行压力,国内方面政治局会议政策态度积极略超预期,宏观短期偏暖,铜价回落后下游需求释放及铜矿供给紧张格局仍提供价格支撑,短期重点关注海外通胀交易的持续性、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对于后续降息路径的指引。

【操作建议】主力关注74000支撑

【短期观点】震荡偏强

免责声明: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被广发期货有限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广发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本报告的最终所有权归报告的来源机构所有,客户在接收到本报告后,应遵循报告来源机构对报告的版权规定,不得刊载或转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