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基础知识概述
棉花的生长特性棉花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一种多年生、短日照作物。经长期人工选择和培育,逐渐北移到温带,演变为一年生作物。
我国棉花的主产区在新疆、山东、河南、河北、湖北、安徽、江苏、湖南、江西这9个省,这9省2017/18年产量占比超过了全国产量的97%。近年来,棉花供给结构明显优化,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由于人工成本高、棉花效益低,加之新疆与内地补贴力度存在显著差别,棉花生产规模快速萎缩,次宜棉区逐步退出生产;新疆优质棉花产量占国内比重由目标价格改革前的56%提高至2020/21年度的87%。
棉花生长历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到立冬16个节气(从四月中下旬至十一月中旬左右),一生可以划分为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5个阶段。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来讲,棉花生长期较长,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根据棉花物理形态的不同,分为籽棉和皮棉。棉农从棉棵上摘下的棉花叫籽棉,籽棉经过去籽加工后的棉花叫皮棉。通常所说的棉花产量,一般指的是皮棉产量。
根据加工用机械的不同,棉花分为锯齿棉和皮辊棉。锯齿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锯齿棉;皮辊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皮辊棉。皮辊棉生产效率低,加工出的棉花杂质含量高,但对棉纤维无损伤,纤维相对较长;锯齿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杂质含量低,工作效率高,但对棉花纤维有一定的损伤。目前我国细绒棉基本上都是锯齿棉。
加工。一般用衣分来表示籽棉加工成皮棉的比例,正常年份,衣分为36-40,也就是100斤籽棉能够加工出36-40斤皮棉。皮棉不能散放,必须经打包机打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棉包。
检验。目前棉花新标准GB1103.1-2012于2013年实施标准规定,检验棉花分11个指标,其中:颜色级:依据棉花黄色深度将棉花划分为白棉、淡点污棉、淡黄染棉、黄染棉四种类型。
依据棉花明暗程度分为5个级别,淡点污棉分为3个级别、淡黄染棉分为3个级别、黄染棉分为2个级别,共13级。白棉3级为标准级,颜色级用两位数字表示,第一位是级别,第二位是类型。
主体颜色级:按批检验时,占有80%及以上的颜色级,其余颜色级仅与其相邻,且类型不超过2个、级别不超过3个。无主体颜色级的棉花,以其中占比例最大的颜色级为标注颜色级。
长度:根据棉纤维的长度划分有长度级,以1毫米为级距,把棉花纤维分成25-32毫米8个长度级,28毫米为长度标准级。
棉花储存与保管
棉花一般存放在专业的棉花仓库内,目前国内的棉花仓库房有砖混仓和钢板仓两种。仓库要求交通便利、防火、通风、防潮、防霉变等,特别是防火,棉花储备库都是特级防火单位。棉花在正常的储存条件下,保质期较长,但由于棉花内含有一定的水分,在高温的情况下,尤其是温度超过35℃时,颜色可能会发生变化,出现自然变异,进而影响到棉花品级。棉花品级越低,质量越不稳定,越容易发生自然变异。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