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价格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供求关系
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库存。锡的库存分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报告库存指交易所库存,又称“显性库存”。非报告库存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终端用户持有的库存,又称“隐性库存”。由于非报告库存不会定期对外公布,难以统计,所以一般都以报告库存来衡量库存变化。
经济形势
锡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品种,锡的消费与经济的发展高度相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时,锡消费亦会出现同步增长。反之,经济的衰退会导致锡在某些行业中的消费下降,从而引起锡价波动。在对宏观经济的分析中,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经济的增长率,也可以说是GDP增长率,另一个是工业生产的增长率。
市场预期
市场预期变化通过改变供求关系及市场资金,助推锡价格涨跌。若市场预期未来锡价格上涨,则贸易商和下游企业通常会比较积极地订货和增加库存,从而刺激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反之,则会促使市场价格下跌。
进出口政策
锡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对其进出口的基本政策是鼓励进口、限制出口。自2002年起,我国开始实施锡及锡制品的出口配额管理制度,出口配额每年都在下降。我国从2008年1月1日开始,对锡产品出口征税,其中锡矿砂及精矿为20%,非合金锡为10%,锡废碎料为10%,同年中国转向锡净出口国。
印尼是全球第一大锡出口国,其出口政策对锡的供应量有着关键的作用。自2014年起,印尼更加收紧锡出口政策,使得锡出口进一步减少,从而牵制全球锡供应。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