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价格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七羊 2022-08-12 14:28:08
期货学院 2022-08-12 14:28:08 阅读

供求关系

体现供求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库存。铅的库存分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是指交易所库存。非报告库存,又称“隐性库存”,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商手中持有的库存。由于这些库存不会定期对外公布,因此难以统计,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库存来衡量库存变化。

经济形势

铅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品种,铅的消费与经济的发展高度相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时,铅消费亦会出现同步增长。同样,经济的衰退会导致铅在一些行业中消费的下降,进而导致铅价的波动。在分析宏观经济时,有两个指标是很重要的,一是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GDP增长率,另一个是工业生产增长率。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衡量商品价格水平的基础。不同矿山和冶炼企业测算铅生产成本有所不同,最普遍的经济学分析是采用“现金流量保本成本”,该成本随副产品价值的提高而降低,在铅冶炼过程中,副产品白银的产量较大,因而白银的价格变化对铅的生产成本也有影响。

下游行业的景气程度

铅的主要用途是铅酸蓄电池,而铅酸蓄电池主要用在汽车、通讯电源、电动自行车等用途上,因而铅的下游需求行业相对集中,这些行业的景气程度直接影响铅的消费。分析这些下游行业的变化可以对铅的消费有比较全面的把握。

进出口政策

进出口政策,尤其是关税政策是通过调整商品的进出口成本从而控制某一商品的进出口量来平衡国内供求状况的重要手段。由于国内需求快速增长,资源瓶颈日益突出,国家不鼓励出口耗能多的冶炼产品。从2006年开始,我国陆续降低、取消了许多产品的出口退税,甚至增加了出口关税,并取消了来料加工优惠政策。出口成本的提高有效抑制了出口。

中国贸易政策的变化在精铅的出口上有显著体现。2006年的贸易政策规定,取消精铅的出口退税,实施前“抢出口”集中出口了大量精铅,使得当年的出口量创下历史最高。2007年的出口量锐减。2009年,在国内外比价的支持下,精铅进口量大幅增长,超过出口量,中国首次成为精铅的净进口国。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