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展现信心 2024年逾百家公募自购

东方财富网 2025-01-15 04:03:00
机构研报 2025-01-15 04:03:00 阅读

  以“真金白银”的自购行为展示对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共有134家公募基金实施了自购行为,累计申购次数超8000家次。从金额来看,共17家基金公司自购超10亿元。与此同时,公募基金自购总金额也达到了历史高位水平。

  从自购基金标的来看,基金公司实现净申购的基金多为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此外还有少部分QDII基金以及FOF基金,而混合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型基金则呈净赎回态势。

  据统计,2024年全年,共有134家基金公司进行了自购,累计次数达8488次。按净申购金额来看,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分别获基金公司净申购26.25亿元、14.00亿元。此外,公募基金还净申购了QDII基金和FOF基金1.31亿元、8.34亿元,而混合型基金则净赎回9470.42万元。

  共有19家基金公司2024年全年申购自家产品达百次以上,17家基金公司2024年自购金额超10亿元。其中华宝基金、富国基金、嘉实基金、华夏基金、博时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等基金公司2024年自购金额位居前列。

  在业内人士看来,2024年公募基金大批量实施自购,主要是因为市场估值处于低位,投资性价比高。另外,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也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基金公司通过自购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从而增强投资者信心、减轻赎回压力并促进新基金发行。

  南方基金表示,2024年,投资者情绪受到多种因素扰动,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居民财富管理的代表,公募基金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秉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通过长期持有旗下权益类基金,以实际行动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增强投资者长期投资的信心。

  此外,2024年发起式基金的发行数量也有所增加。也有机构人士认为,基金公司为抢占发行时机,会通过自购和发起式基金的形式快速将产品推向市场。

  根据相关规定,在基金公司成立发起式基金时,公司股东资金、公司固有资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基金经理等人员认购基金的金额不少于1000万元,且发起资金持有认购的基金份额期限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不低于3年。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真金白银”展现信心 2024年逾百家公募自购)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