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处于传统消费淡季 螺纹钢呈现供需双弱局面

国新国证期货 2024-07-11 09:52:37
机构研报 2024-07-11 09:52:37 阅读

行情复盘

7月10日,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收跌0.91%至3478.0元。

持仓量变化

7月10日收盘,螺纹钢期货持仓量:+71299手至2263881手。

背景分析

库存方面,根据数据显示,上周全国螺纹社库环比回升 7.57 万吨至 585.81 万吨,同比增加30.85万吨;厂库环比减少 5.6 万吨至 200.78 万吨,同比增加 4.02 万吨,总库存环比增加 1.97 万吨至786.59 万吨。社会库存连续四期出现累库,总库存连续两期出现累库。继续关注库存变化情况。

后市展望

上周螺纹产量明显回落,总库存继续增加,表观消费量小幅下降,目前市场仍处于传统消费淡季,呈现供需双弱局面,短期螺纹呈现震荡走势。继续关注政策情况以及供需面的变化情况。

研报正文

一、行情回顾

螺纹 2410 主力合约今日收出了一颗上影线 5 个点,下影线 7 点,实体 33 个点的阴线,开盘价:3511,收盘价:3478,最高价:3516,最低价:3471,较上一交易日收盘跌 32 个点,跌幅0.91%。

二、消息面情况

1、7 月 8 日,央行发布公开市场业务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从即日起,人民银行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时间为工作日16:00-16:20,期限为隔夜,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的利率分别为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减点20bp和加点 50bp。

2、7 月 8 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印发《辽宁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到,有序推动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 2025 年,废钢占炼钢原料比重达到15%以上。实施“以钢定焦”,炼焦产能与长流程炼钢产能比控制在 0.4 左右。钢铁行业全面淘汰步进式烧结机。2025 年底前全省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院长张龙强表示,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的骨架材料,广泛应用在房屋、桥梁、铁路、公路、隧道等各领域,2023 年我国钢筋产量达到2.26 亿吨,占粗钢产量22.1%,钢筋产品不仅量大面广,而且关系到国计民生。

4、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 年 1-6 月,房地产行业共实现债券融资 2791.6 亿元,同比下降26.9%,降幅较上年有所扩大。

三、基本面情况

供给方面,根据数据显示,上周全国螺纹钢产量环比减少 8.01 万吨至 236.75 万吨,同比减少40.45万吨,供给再度出现回落。近期部分省市已开始部署 2024 年粗钢产量调控任务,唐山政府也印发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唐山)实施方案》,要求推动钢铁行业尽早达峰,供给端或仍有收缩预期。继续关注供应端变化。

库存方面,根据数据显示,上周全国螺纹社库环比回升 7.57 万吨至 585.81 万吨,同比增加30.85万吨;厂库环比减少 5.6 万吨至 200.78 万吨,同比增加 4.02 万吨,总库存环比增加 1.97 万吨至786.59 万吨。社会库存连续四期出现累库,总库存连续两期出现累库。继续关注库存变化情况。

需求方面,根据数据显示,上周螺纹表观消费量环比减少 1.02 万吨至 234.78 万吨,同比减少34.55万吨,目前国内处于高温多雨的消费淡季,螺纹需求整体表现较弱。5 月官方制造业 PMI 持平,而财新PMI 环比微增,整体制造业表现偏稳。近期房地产销售数据有所回暖,二手房及新房成交均有上扬。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国 100 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均成交规面积同比下降约 40%,6 月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约10%,同比降幅收窄至约 20%。6 月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均创年内单月新高,环比分别增加 21%、66%、48%和 38%,其中广州和深圳成交量超过去年同期。地产销售初步出现企稳迹象,市场对于后期政策宽松仍有期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市场预期。继续关注需求变化情况。

整体来看,上周螺纹产量明显回落,总库存继续增加,表观消费量小幅下降,目前市场仍处于传统消费淡季,呈现供需双弱局面,短期螺纹呈现震荡走势。继续关注政策情况以及供需面的变化情况。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