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10元店"的出身,IP零售爆款的终局?
作为国内IP赛道的双子星,很多投资者会把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放在一起去研究,毕竟二者的故事线都围绕着“谷子经济”,“出海”,“IP多元化”等关键词展开。
海豚君之前已经通过两篇分析《泡泡玛特:玩具而已,凭什么 “甄嬛回宫”?》 ,《泡泡玛特:海外疯长,这个 “泡泡” 破不了》 说过,泡泡玛特出海是:
a) 国内供应链,驱动商品基础性价比;
b) IP出海,保驾商品适当溢价;
c) 线下展店,驱动海外爆发力;
三核心因素共振带来的有成长爆发性和品牌溢价力的出海。今天海豚君再通过名创优品,来研究一下IP生意的另一块拼图——IP商品和贴牌商品的零售出海生意。
本文作为名创系列研究的上篇,试图重点回答:
1)名创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2)名创的核心壁垒到底是什么?
3)名创为何把IP联名作为战略重心?
以下为详细内容:
一、名创做的是一门怎样的生意?
1、“拿来”即王道,赢在起跑线
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名创优品(以下简称“名创”)的基本情况以便后续展开深入分析:
名创创立于2013年,彼时正值国内电商行业呈井喷式发展,线下传统零售业态遭受强烈冲击,消费者对于线下购物体验的诉求愈发高涨。在这般时代浪潮之下,创始人叶国富受无印良品(MUJI)的启迪,创立了名创优品,精准锚定 “生活方式产品集合店” 这一独特定位。
品类上,名创和MUJI似乎并无太大区别,都涵盖了家居用品、文具、美妆护肤、服装、食品等多个领域,产品设计风格亦秉持高质、美观、简约的共性理念。
但不同的是,名创和优衣库一样,走的是平价路线,文具、饰品、家居小物件等价格多在10-30元之间,美妆产品也很少超过50元(MUJI整体定位中高端,价格较高,普遍是名创的2-3倍),主打一个“比我便宜的没我质量好,比我质量好的比我贵”。
此外,装修风格上采用了优衣库的开放式空间布局,并按照商品的种类、功能、颜色等进行分类陈列,最大程度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开店位置也是照搬“标准答案”,以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为主,深度契合年轻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由此可见,名创在初始阶段,基本上基本走的就是“平价版无印良品”路线。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