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Shein已破相?“日用品版”线下Shein风景独好
在上篇《名创优品:“10 元店” 的出身,IP 零售爆款的终局?》中,我们讨论了名创国内的商业模式及其核心的“供应链整合”能力,并深入探讨了名创两大重点战略之一——IP联名零售,本文我们将聚焦名创的另一大战略——出海,并试图回答:
1)名创出海的商业逻辑有何不同?
2)怎么看待当前名创的空间?
以下为详细内容
一、海外的故事有何不同?
1、从“Made in China”到“Brand from China”
如果说IP零售是行业红利,那名创的另一大战略——出海则更多是一种新模式的探索,毕竟此前多数中国企业的出海范式都是凭借国内廉价的劳动力聚焦“微笑曲线”的中游,通过代工生产出具有成本优势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真正高附加值的环节则留在了海外。
而名创出海虽然很大程度也依托于中国供应链的生产制造能力,但不同的地方在于名创试图聚焦“微笑曲线”的两端,将上游的设计环节和下游品牌的附加值掌握在了自己手上,成为价值链的主导者。
在深入分析前,我们先简单看一下名创出海的基本情况:
名创2015年开始试水海外,在新加坡开了第一家门店进军东南亚市场,经过两年摸索,2017年创始人叶国富提出“百国千亿万店”目标后开始加速扩张,版图逐步扩张到美洲、欧洲等地。
截至24年Q3,名创在海外门店数量达到2936家,占比提升到40%左右,营收占比超35%,已经妥妥成为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且根据投资者交流会上公司的发展规划,未来5年平均每年新开900-1100家门店,60%门店在海外,且海外营收整体要翻四倍,对应CAGR30%-40%左右,从上述数字基本可以看出海外市场是名创未来5年的核心增量所在。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