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开放,内蒙古尝到甜头

证券之星 2025-02-28 07:04:44
黄金 2025-02-28 07:04:44 阅读
(原标题:向北开放,内蒙古尝到甜头)

在向北开放的过程中,内蒙古已经切切实实尝到了甜头。

内蒙古发布了2024年外贸进出口情况。2024年,内蒙古进出口总值207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外贸增速0.8个百分点,首破两千亿元大关。

其外贸总规模由2016年的768.7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2073.1亿元,年均增长13.2%,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5.6%。

在对外经贸交往中,北方的伙伴仍然是传统大户。2024年,内蒙古对蒙古国进出口740.5亿元,对俄罗斯进出口351.2亿元,合计占内蒙古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外贸的65%。

与此同时,其外贸产品结构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凸显了中国新兴产业的外向活力。

近年来,满洲里口岸成为“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出口重地。据满洲里海关统计,去年经此出口的这三类产品贸易值3.55亿元,同比增长39.4%。

更加关键的是,随着向北开放程度的逐渐加深,以及“新三样”等产品出口迅猛地推动,内蒙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项目落地。

数据显示,2024年,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4%。特别是光伏和新材料产业发展亮眼,2024年,单晶硅产量92.1万吨,增长55.2%,多晶硅产量87.8万吨,增长98.3%。

内蒙古能源局相关人员介绍,内蒙古已形成风电整建制配套能力500万千瓦、光伏组件供给能力3050万千瓦、氢能装备产能450台套、储能装备产能200万千瓦时,风光氢储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基本形成,产值超过1.2万亿元,有望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

除了以出口聚集产业之外,内蒙古也利用进口的便利,让进口资源就地加工,形成产业化落地,

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陆路口岸。其每年对俄罗斯的进出口,占到中俄贸易总值的60%以上。在这里,每年有来自俄罗斯和东欧的大量木材、钾肥、粮油等资源入境中国。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