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范树奎: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跨界整合
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跨界整合 范树奎表示,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仍存在估值偏低、创新活力不足、并购不活跃等问题,传统产业特别是国有房地产类上市公司转型困难,公司治理透明度待提升、引领示范效应弱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应通过市值管理、吸收合并、并购重组等方式,树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产业升级转型、科技创新的标杆典范,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创造世界一流并购标杆。”范树奎称。 范树奎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充分运用资本市场创造价值工具,发掘新质生产力特点,采用多元化估值,全面反映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价值;第二,支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跨界整合,打造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示范标杆案例;第三,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要成为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引领者,探索树立将未盈利的科技企业作为并购重组标的的案例标杆;第四,鼓励对经营困难的国有控股小市值及传统行业上市公司,通过合并重整等多渠道实现产业升级,减少退市风险,释放资本市场资源空间。 加快推进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工作 范树奎表示,目前金融机构风险化解现状为:一是亟需进一步加快处置金融机构风险,避免新旧风险叠加;二是亟需进一步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三是亟需进一步加大运用金融科技实现高效、精准风险防范的力度;四是亟需进一步完善金融法律保障及前置法治体系。 对此,范树奎的建议包括:加快推进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工作,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专业经验,献策风险处置方案;运用第三方机构科技产品,推动金融机构高质量发展,实现风险精准把控、降本增效;从风险整治化解与高质量发展角度,尽快完善前置金融监管法治体系与规则。 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 范树奎认为,当前化解民营经济系统风险,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可持续、健康与高质量发展,是防范经济结构失衡的必要举措,是巩固改革开放成果、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稳健运行的重要保障。 对此,范树奎的建议包括:完善民营经济风险化解机制,鼓励用好用活重整工具,赋能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建立民营经济流动性风险长效保障机制,提升民营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赋予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主体地位,融入国家整体创新体系,释放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建立民营经济统计体系机制,为政策制定、经济分析和精准扶持提供真实数据基础。
校对:王玥 编辑:小茉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