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举办醒春健步走,以行动响应国家体重管理战略
春意盎然,健康同行。4月9日,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内,一场以“花开有时·春意同行”为主题的醒春健步走活动吸引了500多名园区企业员工的积极参与。活动由北京金隅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西三旗街道金隅智造工场党建协调委员会主办,联合多家科技企业党支部共同协办,旨在通过趣味运动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园区注入活力,也为国家“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的基层实践提供生动样本。
国家战略引领全民健康新风尚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联合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力争通过三年行动,构建全民参与的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数据显示,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已突破50%,慢性病负担与体重异常问题深度关联。政策倡导“吃动平衡”“三减三健”等健康理念,推动健康主题公园、健身步道等基础设施普及,并鼓励企事业单位为职工创造运动条件。
作为北京科技创新高地的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其产城融合的定位与健康中国战略不谋而合。园区将健康理念融入空间肌理,全长3.5公里的环形慢跑道穿行于景观园林之间,串联起攀岩馆、室内外篮球场及匹克球场等多元运动场景,成为“健康体重”理念从政策到实践落地的缩影。
健步走激活园区健康生态
活动以“自由健步+集章打卡”为核心,设计两条特色路线:1公里的环形“体验游”串联科技秀场、喜事林等多个打卡点,3公里的“健康行”则延伸至金隅智荟中心。参与者手持打卡地图,在完成点位任务的同时,可直观感受园区内8万平米景观园林,下沉花园广场与人行步道等运动场景的布局。
午休时段,往来于下沉花园广场与科技秀场的职场人群形成流动风景,园区倡导的“碎片化运动”模式,正通过这种工作间隙的健步实践,与《“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的“微运动矩阵”形成理念呼应。不少参与者反馈,将运动目标拆解到通勤、午休等日常场景,既缓解了久坐办公的亚健康状态,也契合现代职场人的时间管理需求。
产城融合赋能片区转型新实践
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作为北京市城市更新的标杆项目,规划面积达70万平方米,由金隅智造工场、金隅智荟中心、金隅生命科学创新中心等核心板块构成,并联动隅翼创新空间、金隅启迪孵化器等载体,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产业生态格局。
园区通过整合老旧厂房资源,将昔日的建材工业基地转型为集研发办公、孵化加速、基金投资于一体的高精尖产业集聚区。例如,金隅智造工场通过改造天坛家具厂区,引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200余家,金隅智荟中心则聚焦大信息及高端装备制造,吸引拓尔思、信安世纪等头部企业入驻,园区形成“创业孵化+科技服务”的创新生态。
园区构建了全维度的健康支持体系,涵盖3.5公里环形慢跑道、乐刻健身、岩时攀岩馆、室外篮球场及网球场,胜古体育中心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匹克球场,以及一隅婵柔瑜伽普拉提馆等多元化运动空间;配以超级碗等健康餐饮品牌,实现健身场景便捷可达。此外,人才公寓、北大附中西三旗分校及人大附属幼儿园的引入,进一步强化了职住平衡的产城融合理念。
健康中国需要更多“行动派”
从国家层面的“三年行动计划”,到科技园区的健步走活动,体重管理已超越个体行为,成为社会系统性工程。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的探索表明:当产业空间与健康场景深度融合,当政策导向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方式,全民健康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正如金隅智造工场某参与者所言:“每一步都是与自己健康的约定”,这场春日里的集体行走,既是个体对健康生活的主动选择,也是城市创新空间对社会责任的积极担当。
作为北京市城市更新的鲜活案例,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通过“腾笼换鸟”实现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的双重目标,其“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模式为城市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本。未来,随着更多科技企业与健康生态的深度融合,这片曾经的“建材城”将继续书写“科学城”的复兴篇章,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相关公司:中关村sz000931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