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观察丨3.78万亿元市场规模举足轻重 中国ETF跨越二十载再启航
2004年12月30日,华夏上证50ETF募集成立,国内ETF投资正式启航。
过去20年,中国ETF行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广、从弱到强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不凡成绩。2020年10月,ETF规模首度迈进万亿元大关;2023年8月,ETF规模突破2万亿元;今年9月,ETF规模站上3万亿元关口。ETF已经成长为产品数量超千只、规模达3.78万亿元的重要市场。
2024年以来,股票型ETF开始展现出显著边际定价能力。一些宽基ETF和行业主题ETF支撑A股行业龙头股价走强,推动成长股快速上涨。
公募基金披露的三季报数据显示,以ETF为主力的被动基金持有A股市值历史上首次超过了主动权益基金,前者对部分行业龙头公司的持仓比例远远超过了后者。ETF的发展给市场结构变化带来了深远影响,有望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从而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成熟。
二十载步履铿锵,ETF愈发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优选工具。ETF具有费率低廉、交易便捷、资产透明、风险收益特征清晰等优势特点,使其在居民资产配置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ETF产品不断扩容以及居民资产配置需求不断增加,投资者开始倾向于在市场底部位置通过ETF进行投资布局,期待在行情反弹中赚取收益。
尽管ETF发展进程有目共睹,站在下一个二十年的新起点上,中国ETF行业需优化的客观问题仍不能被忽视。当前,ETF产品存在较为同质化的现象,尤其是跟踪同一市场指数的产品几乎没有差别,这种现象使得投资者面临选择困境。ETF迷你化现象也较为严重,不少ETF规模低于5000万元,交易流动性较差,在大额资金参与下很容易引发二级市场价格异动。
伴随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国内投资者对资产的多元化配置需求不断增强,以及中长期投资力量不断壮大,未来我国ETF市场仍有广阔发展空间。ETF投资画卷已徐徐展开,引领着居民财富管理的新时代,长期发展空间可期。
新“国九条”明确提出要“建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快速审批通道,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未来,ETF市场有望沿着多样化、创新和组合配置等多维度发展,ETF生态圈有望逐步成熟,能更好地便利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满足其特定的需求和风险偏好。
责编:李丹
校对:高源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