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又添新工具 首批科创综指ETF产品密集上报
◎记者 何昕怡
根据上交所和中证指数公司的安排,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及其价格指数(简称“科创综指”)将于1月20日正式发布。记者注意到,近日,已有12家基金公司上报科创综指ETF产品,持续引导资金支持“硬科技”发展。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12家基金公司包括建信、招商、天弘、南方、富国、博时、汇添富、工银瑞信、华夏、景顺长城、华泰柏瑞、易方达。
据悉,科创综指从科创板中选取符合条件的全部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定位于反映科创板市场整体表现的综合指数。作为科创板的重要核心指数,科创综指与现有科创宽基指数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从不同角度表征科创板运行情况。
截至2024年底,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81家,总市值近6.34万亿元,自由流通市值合计3.14万亿元,合计营收规模达到1.4万亿元。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稳步提升,投资者对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投资需求与日俱增,已发布的科创50、科创100、科创200指数合计样本数量为350只,能够涵盖科创板约五分之三的证券,但仍有200多只处于高速成长期的科创板中小企业未被宽基指数体系覆盖。
科创综指定位于科创板市场综合指数,最新样本数量超过560只,市值覆盖度接近97%,包含大、中、小盘各种类型证券,采用总市值加权,主要发挥对科创板市场的表征功能。相较已有的科创宽基指数,科创综指覆盖面更广、表征性更优,为市场更加全面地观察科创板发展提供了工具。
自2020年9月首批科创50ETF成立至今,科创板指数产品整体规模增长较快,产品多元化程度不断提升。截至2024年底,境内外相关科创指数产品规模超2500亿元。科创板指数的产品化,有效引导了资金支持“硬科技”发展,增强资本市场对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服务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科创综指ETF的推出,将有助于持续引入增量资金,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助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