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

证券之星 2025-03-08 09:36:00
基金 2025-03-08 09:36:00 阅读

在2025年A股结构性分化加剧的市场格局下,政策驱动与产业变革正重塑资本市场的价值图谱。随着《2025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双碳"目标与循环经济纳入战略优先级,叠加“新质生产力”框架下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的产业突破,碳中和主题已从单一的环境治理概念演变为涵盖能源革命、工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复合型赛道。

在此背景下,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代码:016530)凭借其近一年91.48%的收益率(截至2025年3月6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投资快报记者深挖发现,该基金名义上聚焦碳中和五大实施路径,实则通过重仓机器人产业链与AI硬件企业,构建了“工业智能化+低碳化”的创新投资范式,其业绩爆发既折射出新旧动能转换期的资本偏好,也暴露出主题基金在产业跨界融合中的风格漂移争议。

鹏华碳中和主题A净值曲线

数据来源:WIND数据来源:WIND

根据公开信息,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成立时间不足两年,首发上市时正值AI投资热潮,基金经理因此承受了一波A股泡沫消化,基金净值起伏不定,直到2025年方才展现出强劲势头。若论其锋芒毕露的业绩表现,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堪称2025年公募基金市场的现象级产品,截至3月6日,基金年内收益率已突破70%大关,不仅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更在4583只同类偏股混合型基金中稳居前列。更令人瞩目的是其爆发力——仅用24个交易日便实现超50%的净值增长,2月9日单日涨幅更达9.66%。拉长时间维度,其近半年160.22%的收益率回报,印证了基金经理对产业趋势的前瞻把握。这种能捕捉短期风口的基金经理,在主题型基金中实属罕见。

基金同类排名居前

数据来源:WIND数据来源:WIND

深入剖析其投资脉络,投资快报记者发现该基金早已跳出传统碳中和框架,将AI与高端制造的融合创新作为核心抓手。不同于同类产品对光伏、锂电的常规配置,闫思倩团队敏锐捕捉到“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历史机遇,将60%以上的仓位精准布局于丝杠、减速器、传感器等机器人核心部件企业。北特科技的全工序自动化生产线、禾川科技的伺服系统解决方案、五洲新春的精密轴承技术,这些看似属于汽车产业链的“隐形冠军”,实则是打开人形机器人万亿市场的钥匙。这种“以碳中和之名,行智能制造之实”的策略转型,既顺应了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的大势,又踏准了AI技术赋能制造业的升级浪潮。

持仓结构的锐意进取背后,是基金经理对产业变革的深度解构。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占比超63%,看似集中度偏高,实则形成了攻守兼备的“技术矩阵”——既有中坚科技这类切入家用机器人赛道的跨界先锋,也有兆威机电这种专注灵巧手研发的细分领域专家。更难得的是其动态调整能力:2023年,当市场还沉浸于算力概念时,基金已悄然布局机器人产业链,这种“未雨绸缪”的调仓艺术,在四季度19.3%的净值增长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数据显示,其重仓的兆威机电、五洲新春、中坚科技等个股,2025年至今最高涨幅均达到了100%以上,成为推动净值攀升的核心引擎。

基金最新一期重仓持股

数据来源:WIND数据来源:WIND

基金经理闫思倩的投资哲学,为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注入了独特的灵魂。这位被誉为“产业捕手”的基金经理,将14年深耕新能源产业链的经验转化为对技术迭代的敏锐嗅觉。从工银瑞信时期管理新能源基金创造312%回报的辉煌战绩,到如今率先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前瞻决策,她始终保持着“在供给端发现拐点,在需求端捕捉爆发”的投资定力。首发上市时,面对市场提出风格漂移的质疑,闫经理创造性地提出“人形机器人是工业碳中和终极解决方案”的论断,认为人形机器人是“AI + 制造业”的融合,可能成为工业碳中和的路径。基于此判断,闫经理将精密制造、能耗优化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重新定义了碳中和主题的外延。这种既尊重契约精神又敢于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正是基金超额收益的源泉。

那么这次的基金测评就到这里,欢迎大家扫码下载“基金通”,更专业的基金评价数据不容错过!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