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券日报:旅游业“热辣滚烫”折射中国经济信心底气
日前,首份旅游业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出炉——丽江股份实现营业收入7.99亿元,同比增长152.37%,实现归母净利润2.27亿元,同比增长5971.91%。这一数据超越了公司2019年业绩。受整体大环境向好的影响,多数旅游业上市公司均预计2023年业绩均有不俗表现。同时,旅游业的回暖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2023年众多国内酒店集团迎来强势修复,实现扭亏为盈。

不少量化巨头“完美”错过反弹 白鹭资产有产品濒临清算?回应来了
春节前后市场普涨,若从2月5日的低点计算,361家上市公司的股价涨幅已超过50%。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不少知名量化私募旗下的指增产品错过了这波反弹行情。有渠道人士透露,白鹭资管旗下群贤二号产品触及止损线,依照合同要求基金将进入清算流程。白鹭资管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公司已积极推进该产品预警止损要素调整工作,公司和投资人沟通,做了补充协议,该产品目前即将正常运作。

机构策略:股指预计维持震荡格局 关注汽车、医药等板块
华金证券指出,绩优股占优,均衡配置。(1)风格:二季度由微盘股转向超大盘和中小盘;红利和科技同步走强短期可能持续,短期成长和价值均衡配置;中期可能偏向科技和成长。(2)综合宏观环境导向、盈利和景气预期导向、PB-ROE和PEG导向,二季度建议关注:一是盈利和景气向上且估值性价比较高的TMT、电新、机械、汽车等;二是受益于政策和经济修复的建筑、银行、交运、消费等。

中信建投:推动设备更新、以旧换新 稀土永磁电机上下游受益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国家发改委“四大行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受益设备更新,低碳、节能稀土永磁电机有望打开需求替换新增市场;消费品以旧换新及下乡,新能源汽车有望超预期增长。稀土价格近期跌势放缓,受长协采购的影响,现货市场供应偏紧,价格有望见底反弹。

中信证券:低空经济具备强产业辐射力 有望催生万亿产业规模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低空经济是“航空+”式的新兴融合经济形态。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深化空域改革,推动低空经济从探索走向发展。通航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而无人机产业是其主导产业,两者结合的城市空中交通UAM是发展热点,eVTOL则是UAM的主流形式。

中金:美国通胀反复 为降息再“泼冷水”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美国2月份CPI同比增速反弹至3.2%(前值3.1%),核心CPI同比增长3.8%(前值3.9%),均超出市场预期。往前看,考虑到非农就业稳固和居民财富效应仍在,中金公司认为美联储在下周的FOMC会议上大概率不会降息,甚至不排除在点阵图上能看到更多美联储官员降低全年降息次数的判断。

嘉实基金李涛:Sora引爆AI行情 今年或为算力大年
嘉宾介绍:李涛,嘉实基金基金经理Sora的推出引爆AI行情,AI投资具体关注哪些环节?算力需求为何成为市场焦点?国内大模型公司的投资机会在哪里?今年会看到国内算力行业大发展?对此,嘉实基金李涛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李涛表示,海外AI方面有非常积极的进展,比如Sora的文生视频的现象级产品的推出。国内的政策也是非常积极的,比如一些央企对AI的投资。

机构策略:股指预计维持震荡格局 关注汽车、新能源等板块
国盛证券指出,技术面看,沪指短期压力位3089点,支撑位3050点,上升趋势已经形成,突破3100点需沪指放量至4500亿元上方,目前市场的增量资金来自于外资的加配及“踏空”资金的加仓,判断主线科技不变,产业升级、国产替代等方向值得重视,短期关注华为概念、半导体、大金融、光伏、储能等方向。
百亿私募创始人喊话:熊市结束!结构性牛市开启条件充分 仓位已偏进攻
近日,百亿私募中欧瑞博创始人吴伟志表示,“这一轮熊市底部已经探明了。换句话说,熊市结束了。”在他看来,从持续时间和下跌幅度、财富毁灭程度、投资者信心、政府入市的态度与行为来看,2月份探出来的底,出清程度已经非常充分。不过,虽然系统性下跌的熊市结束了,但他并不认为接下来市场会走出全面系统性上涨的泡沫牛。“结构性的牛市开启的条件应该是比较充分了。

华泰证券:家电出海估值修复与规模提升均值得关注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中国家电产业链的规模化、成本、技术创新等是中国制造业的底色,且走在市场化前沿,以竞争促发展。家电出海有望拥抱海外补库需求改善,短期内出口拉动力较强,市场情绪修复、外资回流,家电作为外资重点关注领域,出海估值修复与规模提升均值得关注。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