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安在线股价波动背后:业绩口碑双承压,2024年诉讼案件激增超4000条
但好景不长,2月17日,众安在线下跌2.70%;2月19日,股价下跌2.93%;截至2月20日11时,公司股价下跌超3%。
证券之星注意到,众安在线股价在冲高后快速回落反映了股价行情缺乏基本面支撑。其背后或与公司近些年的多重困扰有直接关联。从业绩上看,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降 75%;在口碑方面,其 “魔方业务” 饱受质疑,互联网公开投诉平台上针对众安在线的投诉数量众多,涉及保费突然飙升、诱导投保、暴力催收等问题。
与此同时,众安在线的涉诉事项也不断增多,近一年内以众安在线为当事人的开庭公告不断增加。众安在线究竟遭遇了什么,又该如何走出当前的困境?
业绩滑坡,净利润大幅下降
证券之星注意到,众安在线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数据下降明显。根据其去年8月27日发布的半年业绩数据显示,尽管实现保险服务收入150.88亿元,同比增长19.0% ,但归母净利润却从去年同期的2.21亿元降至0.55亿元,降幅高达75%。
综合成本率的变化是导致利润下滑的关键因素之一。2024年上半年,众安在线承保综合成本率为97.9%,虽然实现了3.14亿元的承保利润,但较2023年同期上升2.1个百分点。
其中,综合赔付率上升3.6个百分点至 60.7%,而综合费用率优化1.5个百分点至37.2%。在四大保险生态中,消费金融生态的赔付率上升最为明显,从去年同期的 60.8% 上升13个百分点至2024年上半年的73.8%。
从各保险生态的收入情况来看,健康、数字生活、汽车三大生态的保险服务收入呈现23% - 24%的上升,而消费金融的保险服务收入则出现略微下降。在数字生活领域,创新险种成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宠物险保费上半年同比增长超2.8倍,与外卖平台合作的场景保险总保费同比增长超过3倍。
健康板块中,除了百万医疗险,门急诊险及中高端保险增长迅速,2024上半年门急诊险的总保费达4.21亿元,同比增长321.2%;中高端产品的总保费约0.50亿元,同比增长达644%。
然而,即便收入有所增长,赔付率的上升依然严重拖累了公司的利润。
除了保险分部,众安在线的科技分部和银行分部2024上半年虽呈现大额减亏的态势,但保险分部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其净利润的下降对整体业绩影响巨大,导致众安在线2024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公司不得不为业务发展考虑,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股息。
“魔方业务”遭质疑,投诉与涉诉不断
除了业绩不佳这一内部因素外,众安在线的“魔方业务”成为其外部形象和口碑受损的重要原因。
“魔方业务”是一种互联网保险营销策略,通过免费赠送保险或以低廉保费、低保障额度及高免赔额的保险产品吸引顾客,再促使其“升级”购买更全面的保险。但这种营销方式在初期存在诱导消费者购买的问题。
在某知名投诉平台上,针对众安在线的投诉数量众多。截至2025年1月16日,投诉超9000条,其中有关“魔方业务”的投诉屡见不鲜。部分消费者反馈,在保险投保初期,保费仅为几毛钱,但随后未经任何续费通知,保费就骤增至几百元。这种保费突然大幅上涨的情况让消费者感到不满和困惑,严重影响了众安在线的口碑。
除了保费问题,众安在线还被投诉诱导投保、暴力催收等。这些负面事件导致众安保险面临的诉讼与纠纷数量持续上升。
天眼查信息显示,众安在线近几年来涉诉事项快速增加,从2022年的不到2000条案件到2023年超过2300条,再到2024年全年超过4000条案件。
此外,公司目前共有超过一万条自身风险信息,涉诉事项中案由为“因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的”公告就有超过800条;“人身保险合同纠纷”超过400则;“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超过600则;如此多的投诉和涉诉事项,不仅损害了众安在线的品牌形象,也让消费者对其信任度大打折扣。(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监管处罚频繁,合规经营面临挑战
频繁的监管处罚也是众安在线面临的一大难题。进入2024 年,保险行业的首张罚单就落在了众安在线头上。
证券之星注意到,2024年4月16日,在金罚决字(2024)1 号案件中,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罚单,众安在线因存在隐瞒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通过关联方虚假列支费用、通过关联交易监管系统报送的报表存在错报漏报、将保险资金运用形成的投资资产用于向他人发放贷款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180万元,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警告和罚款。
众安在线回应称,此次处罚主要关联到2020年一起事件,其中一家附属公司违规将保险资金形成的投资资产用于放贷。
在2024年“3?15”消费者权益日前夕,上海市消保委曾就营销电话骚扰问题与众安在线进行了交涉。众安在线表示,消费者反映的“众安保险”营销电话与短信骚扰中,“大部分并非公司官方行为”,有相当数量是涉嫌“外部不明势力不法分子”电信诈骗行为。
然而,这些解释并不能完全消除消费者的疑虑,也无法改变众安在线在消费者心中的负面形象。频繁的监管处罚和负面事件表明,众安在线在合规经营方面存在较大漏洞,亟待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公司运营符合监管要求。(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赵子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