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市场“座次重排”!华为强势回归 苹果承压下滑

证券之星 2025-01-23 19:34:16
市场资讯 2025-01-23 19:34:16 阅读

  与此同时,白热化的存量市场迎来政策利好,2025年全国性手机补贴政策持续推出,近日已经纷纷落地。在多位分析师看来,国补能够在短期内继续刺激手机消费需求,有望在2025年初延续市场增长。但需要注意的是,政策红利消退后,长期的换机驱动仍要看产品创新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华为增长,苹果下跌

  受益于换机周期、技术创新和复苏趋势,2024年手机市场回暖,头部厂商的争霸赛也愈演愈烈。

  具体来看,Counterpoint公布的2024年中国手机市场销售排名中,vivo以17.8%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华为以16.3%紧随其后,小米以15.7%排名第三,随后是占比15.5%的苹果和15.0%荣耀,OPPO以14.3%排在第六。

  再看IDC同期的出货量排名,前五名依次是vivo、华为、苹果、荣耀和OPPO。对比来看,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华为强势反弹和苹果承压下跌,且2024年第四季度尤为明显。

  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华为以18.1%的市场销售份额跃居榜首,销量同比增长15.5%,全年销售同比增长36.4%,成为头部厂商中增幅最大的品牌。

  Counterpoint高级研究分析师Mengmeng Zhang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华为Nova 13系列和Mate 70系列在中端和高端产品线上的双线发力。国产芯片供应能力的提升,以及HarmonyOS Next系统的加持,使华为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

  华为回归的同时,也对苹果和其他国产品牌造成影响。对于苹果而言,2024年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市场份额在缩小。

  IDC的报告分析道,苹果产品竞争力优势不在,AI功能上线时间难以确定,渠道改革效果不显著使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日趋增加。但是2024年苹果在800美元以上的市场份额依然占据60%。

  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Ivan Lam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现有用户换机需求的存在,苹果的新机型仍然保持不错的销量。大部分的苹果用户,在使用几年后极少会重新换回安卓。苹果有非常易用的交互和成熟的App生态,此外对于有视频拍摄需求的用户也有很强的吸引力。”

  随着华为的进一步回归和其他国产手机的发力,苹果在2025年还将继续面对压力。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上还将继续受到华为的挤压。与此同时,Ivan Lam也指出,华为在增长复苏后,2025年增速可能放缓一些。

  荣耀换帅,出海寻路

  华为和苹果之外,其他安卓阵营的国产手机厂商各有变化。

  其中,荣耀在2024年四季度的下滑也受到关注,Counterpoint数据显示,第四季度荣耀销量同比下降12.8%。华为的回归是否影响荣耀的市场销售?对此,Ivan Lam向记者表示:“华为回归之后高端机型受到市场欢迎热度非常高,这与荣耀热销主力产品有一个明显的区分,因此华为对荣耀的影响可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荣耀在2024年受到其他中国厂商的冲击更加明显。Ivan Lam进一步指出,“荣耀在2024年逐渐失去了回归的红利,其他中国手机品牌已经摸清了荣耀回归的路线,也针对性地做出了策略上的调整。”

  未来,荣耀在国内会继续面临国产手机品牌的包抄。比如,小米在2024年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7.2%,全年居于第三。Counterpoint表示,小米的增长得益于2024年10月发布的旗舰产品MI 15系列的热销,以及高端化方面取得的进展。此外,小米电动汽车的成功也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形象,并推动了智能手机销量的增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目前有不少渠道商更加重视小米,在加码小米的门店。再看vivo,全年位居第一,近年在影像方面建立起口碑和标签。IDC分析认为,技术创新外,vivo在高中低价位段的全覆盖布局,并且与渠道、供应商和运营商紧密合作。

  在Ivan Lam看来,国内手机厂商在高端的竞争尤为激烈,特别是3999元-5999元的机型。比如,在去年第四季度中国厂商调整定价策略后,不论是小米还是OPPO、vivo都将旗舰机型定到3999元的价格,这是消费者心理的“sweetspot”,一个有非常强说服力的定价。2025年,国产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面对国内竞争的同时,荣耀也在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根据荣耀公布的最新数据,海外销量在2024年12月占比突破50%。2024年,荣耀发力“第二本土市场”欧洲,2025年荣耀宣布进军印度尼西亚,拓展东南亚新市场,荣耀的出海之路正在“进行时”。

  对于荣耀而言,当前正在经历高管变动期,李健将接受原CEO赵明的工作,李健有丰富的海外市场实战经验,如何带领荣耀开疆拓土,外界也在观察之中。

  当然,海外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东南亚市场一直以来都是红海市场,都是中国品牌的红海市场,”Ivan Lam表示 ,“欧洲市场并不好做,手机厂商都是谨慎扩张,欧洲市场还是以运营商渠道为主,挑战比较大。”

  但是海外市场是厂商们必然要去争取的新增长点,Ivan Lam认为:“中国品牌也希望在拉美、中东非、东欧市场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红利与挑战并存

  自2025年1月20日起实施的全国性智能手机补贴政策,迅速成为手机市场的最大热点。此次补贴针对售价低于6000元的智能手机,提供最高500元的补贴金额,相当于零售价的15%。

  目前,浙江、江苏、北京、湖北、山西、陕西、海南、吉林等地的用户已可通过国补活动在线上线下购买智能手机,直接享受15%的立减优惠,并可叠加平台提供的至高24期免息权益。其他地区的补贴政策也将陆续上线。

  华为、小米、OPPO、一加、vivo、荣耀等头部品牌的多款机型均涵盖在补贴范围内,优惠力度空前。“国补后苹果手机跌破3000”“国补后iPhone 16成苹果最香机”等话题在1月21日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补贴政策在短期内显著拉动了消费需求,尤其是售价3000元-5000元区间的中高端机型表现尤为突出。据中国电子企业协会统计,截至1月22日10点,在已上线国补的省市中,手机产品销量环比增长了200%。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于1月22日下午透露,小米手机的日销量已达到国补前的四倍,进店人数也同比增长了55%。

  Counterpoint副总监Ethan Qi分析道:“补贴政策加速了消费者的换机周期,尤其是在中高端机型中表现尤为明显。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的手机出货量将达到7500万部-8000万部,同比增长超过10%,实际销量可能突破8000万台。”

  各品牌厂商为抢占补贴红利,纷纷通过降价和促销方式争夺市场,这也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指出,行业参与者在抓住市场机遇、积极拥抱政策的同时,需要注意合规与风险规避,利用补贴政策获利时需保持谨慎,防范透支未来需求,并及时优化备货与销售策略。

  尽管补贴政策在短期内表现亮眼,推动了库存周转并为新品上市腾出空间,但其对市场格局的长期影响仍存疑。据Ethan Qi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全年出货量预计仅增长约3%,达到2.84亿部。他指出:“从长期来看,市场的增长仍将依赖消费者需求、技术创新和品牌策略的驱动。”

  智能手机厂商只有抓住政策红利期,优化战略布局,加速技术创新,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挖掘新的增长机会。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