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若需求逻辑依旧向好 科技行情更多是回归震荡而非明显回调 振幅空间有限
中信建投研报称,未来一阶段科技行情关注点在于:1)业绩期的“去伪存真”。“真景气”不惧扰动,而高估值概念则面临风偏退潮风险。2)流动性:关注“衰退交易”修正、关税政策落地导致美债利率波动等可能,短期分母端环境未必如前期顺畅。3)基本面催化:关注应用进展、云厂商后续CAPEX计划。交易层面,若需求逻辑依旧向好,即便短期过热+缺乏催化,行情也更多是回归震荡而非明显回调,振幅空间有限。
全文如下
中信建投:景气成长主线调整规律的历史启示
通过复盘我们总结了宏观、业绩期及交易拥挤度三大因子对历史景气成长主线的影响规律。我们认为,未来一阶段科技行情关注点在于:1)业绩期的“去伪存真”。“真景气”不惧扰动,而高估值概念则面临风偏退潮风险。2)流动性:关注“衰退交易”修正、关税政策落地导致美债利率波动等可能,短期分母端环境未必如前期顺畅。3)基本面催化:关注应用进展、云厂商后续CAPEX计划。交易层面,若需求逻辑依旧向好,即便短期过热+缺乏催化,行情也更多是回归震荡而非明显回调,振幅空间有限。

国内科技产业提速发展是市场一致预期,但行情经前期强势上行后出现短期节奏分歧,后续将如何演绎?我们总结归纳了宏观、业绩期及交易拥挤度三大因子对历史景气成长主线行情的影响,供各位投资者参考。
1、宏观如何影响行情表现?1)对“真景气”成长而言,流动性变化对短期行情的影响不容忽视,如传媒2013.5-6因钱荒的回调、新能源车2021.2-3因美债利率大幅上行的回调,光模块2023.6-10的调整也与美债上行有一定关联;而经济周期的相关度则较低,成长中期行情取决于自身产业周期。空间上,短期流动性扰动/自下而上基本面逻辑阶段性受损导致的回撤,可达前期涨幅的1/3。2)对于“主题概念”而言,因缺乏基本面支撑,流动性、宏观引起的风偏变化对行情决定性则较强。
2、业绩期是否对行情有所扰动?业绩期市场更容易出现观望情绪,尤其估值处于高位时。2005年以来4/10月业绩期阶段高市盈率指数跑输低市盈率指数的概率在60%以上。中观案例看,13.10、23.4等业绩期阶段TMT指数均出现明显回撤。但并不意味着高估值板块必然回调,业绩是股价的试金石,超预期兑现反倒有可能成为行情再度上攻的催化剂,如传媒2013年8月行情;且21年光伏板块在业绩期也未受扰动。
3、交易因子的影响:1)若板块基本面需求逻辑依旧向好,即便短期交易有过热风险+缺乏催化,行情也更多以区间震荡而非大幅回调形式呈现。2)景气主线成交额占比触顶后约1周内大概率出现短期行情高点,但若基本面逻辑/流动性未发生明显利空,单纯由交易过热带来的指数波段回撤则普遍少于10个交易日,幅度普遍在10%以内。3)中期行情结束的标志从基本面看是业绩预期的放缓,关注二阶导;交易指标看,则是成交额占比持续萎缩且中枢重回行情启动初期水平。
回到本轮科技行情,未来一阶段的核心关注点在于:1)业绩期的“去伪存真”:板块表现面临分化。“真景气”不惧扰动,而业绩兑现低预期的高估值概念则面临风偏退潮风险。2)流动性:关注美国“衰退交易”修正、关税政策落地导致美债利率波动的可能,短期分母端环境未必如前期顺畅。3)基本面催化:关注应用端进展、云厂商后续CAPEX计划。交易层面看,若需求/景气逻辑依旧向好,即便短期过热+缺乏催化,行情也更多是回归震荡而非明显回调,振幅空间亦有限。同时,我们类比了业务相近的港股三巨头、美股MAMG分别于25年DeepSeek爆发、23年ChatGPT爆发后的市值涨幅,可发现尽管短期港股三巨头市值涨幅斜率较快,但中期看尚有广阔演绎空间。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