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价格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生产与消费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铝电解行业的迅速应用,带动了电解过程中物理场的深入研究和有关数学模型的建立,使电解槽的设计更趋合理,电槽容量大幅度增加。可以预见,随着大容量高效能的智能化铝电解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铝生产成本还会继续下降。
汽车制造、建筑工程、电线电缆等主要行业在铝锭使用面和使用量上的变化,会对铝的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供求关系
在铝的期货市场上,投资者可关注体现铝供求关系变化的一个指标——库存。铝的库存又分为报告库存和非报告库存,报告库存又称“显性库存”,是期货交易所定期公布其指定交割仓库铝的库存数量。而非报告库存主要是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贸易商和消费者手中持有的铝的数量,由于这些库存无专门机构进行统计和对外发布,所以这些库存又称为“隐性库存”。
宏观经济
铝已成为重要的有色金属品种,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或地区,铝的消费已经与经济的发展高度相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时,铝消费亦会出现同步增长。同样,经济的衰退会导致铝在一些行业中消费的下降,进而导致铝价格的波动。此外,与铝相关的一些金属价格的波动、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各国产业政策的变化都会对铝价产生影响。
电价
电解铝产业又称“电老虎”行业,目前国内外铝厂吨铝平均耗电均控制在1.5万kwh/t以下。西方国家铝锭生产的经验显示,当电费超过铝生产成本的30%时被认为是危险的生产。
2004年中国铝厂吨铝平均耗电为14683kwh/t,比2003年减少了347kwh/t,是中国电解铝行业平均综合交流电耗降幅最大的一年。尽管如此,由于中国属能源短缺国家,数次上调的电价使铝企业的平均电价上升至0.355元/KWh以上,比2003年上升了近4分/KWh,这意味着铝企业吨铝的生产成本增加了600元。因此,电力因素不仅影响着中国电解铝的生产,也影响着国内国际铝市场的价格。
进出口关税
国际上铝的贸易一般以美元进行标价和结算,近年来美元的走势对铝价的影响显而易见。进出口关税对铝价的影响在中国显得尤其突出。
中国是氧化铝的进口大国,加入WTO前为了保护国内氧化铝工业,进口关税为18%。根据世贸协议,中国在2002年将氧化铝关税调整为12%,2003年为10%,2004年为8%;电解铝出口以前可以享受15%的出口退税的优惠,2004年中国把15%降低为8%,从2005年起,不仅8%完全取消,还要加征5%的关税。
据初步测算,取消出口退税将使铝企业的出口成本增加600~1000元/吨,对出口铝锭征收5%的关税将使企业的出口成本再增加770元/吨(按05年初的国际市场价格估算)。可见,关税、国际汇率的变化影响着铝市场的价格。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