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基金借AI“逆天改命” 超九成产品“回血”
被“冷落”了近四年的医药基金怎么都想不到,自己会因为AI的到来,而迎来一次“逆天改命”的机会。
截至2月25日,智慧医疗指数2月以来上涨超30%,超九成医药主题基金月内实现正收益。表现最好的互联网医疗LOF,2月收益已超27%。
业内人士指出,近期DeepSeek的出圈,推动了AI行情的扩散至医药、医疗领域,市场预期AI会给整个医疗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医疗与AI的融合近来有加速的态势。
创金合信全球医药QDII基金经理毛丁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过去几年医疗板块跑输市场的本质原因是缺乏高级别的新兴技术方向,期待AI医疗能够成为高级别的驱动力量,改善过去几年医药板块的弱势。他预计,相关投资机会集中在基因测序及应用、药物研发外包、辅助诊断、远程医疗、智慧医疗以及医疗机器人等技术发展空间大、同时又有显著痛点的细分领域。
“AI正在掀起医疗领域革命性浪潮,将会给医疗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展望后市,AI医疗投资需要关注具备海量高质量数据、广泛应用场景、积极接入大模型的公司。”永赢医疗器械ETF基金经理储可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AI医疗点燃行情
近期,DeepSeek的出圈推动了AI行情扩散至医药、医疗。
诸多迹象表明医疗与AI的融合近来有加速的态势。例如,谷歌DeepMind团队发布AlphaFold3模型并宣布开源, 素有“女版巴菲特”之称的方舟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木头姐”凯西·伍德公开表示医疗是AI应用中最为低估的领域;华为与瑞金医院强强联手发布病理大模型RuiPath,并表示“医疗领域的数据质量很高,数字化程度高的行业会率先实现AI应用的落地”。
随着AI浪潮的冲击范围扩大,经历了漫长调整周期的医药板块也借力升温,重新进入投资者视野。
截至2月25日,中证医疗指数2月以来上涨12.68%;而同期,智慧医疗指数更是一骑绝尘,大涨30.26%。
在相关板块拉动下,医药主题基金也表现出色。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2月24日,187只(仅计算初始基金,下同)医疗保健行业主题基金中(以下简称“医药基金”),有175只产品2月实现正收益,占比近93%。2月以来仅有12只医药基金负收益,占比7%。
其中,互联网医疗LOF收益高达27%,遥遥领先。自“924行情”以来,该基金回报已达53.60%。
另有32只医药基金的月内回报在10%~20%之间,142只基金收益在0%~10%之间,12只基金负收益。
具体来看,格上理财旗下金樟投资研究员王祎介绍,与AI+和创新药相关的基金在这一波行情中表现较好,而重仓中药的基金表现欠佳。
这一波医药基金行情中,表现最出色的是互联网医疗LOF,其跟踪的中证互联网医疗主题指数代表了互联网技术与医药需求的结合,站在AI医疗的风口上,月内收益高达27%。
对此,王祎认为,“智慧医疗指数的大幅上涨反映了市场对医疗信息化和AI医疗应用的积极预期。”
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指出,“近期医药板块尤其是智慧医疗板块反弹明显。一方面受AI医疗的带动,DeepSeek的快速发展给了很多医疗相关公司将自身业务与AI相结合的机会,市场预期AI会给整个医疗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再加上海外AI医疗股春节后上涨明显,带动国内相关标的情绪上涨;另一方面国内医药板块已经连跌四年,很多个股处于低估的位置,也有反弹的动力。”
毛丁丁分析这一波医药行情背后的原因认为,一是A股和港股市场整体上涨,尤其是港股市场上涨更为明显,整体市场氛围较好;二是医药板块连续下跌4年,出清相对充分,位置和估值均处于较低水平;三是科技牛市扩散,人工智能在医药和医疗领域的应用引发关注,引起AI医疗相关标的表现,带动板块上升。
左侧布局时点将至?
拉长时间来看,医药生物板块近年来多次出现“一步三回头”的情况,此次投资逻辑又有何不同?
“我们在创新药、AI医疗等方面均有布局,主要是看好国内创新药的发展潜力和AI对整个医疗板块的促进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部分创新药企业实力已经比较强劲,叠加国内政策大力支持、支付环境改善,海外市场拓展等因素,预计后续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何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但何理指出,创新药企业单个个股波动大,需要仔细甄别。同时他提醒道,AI预计会给医疗行业带来颠覆性影响,但部分领域的效果可能不会立刻显现在个股业绩上,并且,此轮反弹后部分标的已经偏高。
格雷资产总经理张可兴更看重医药股的价值洼地,“近期科技股涨得比较多,短期风险在增加,因而未来更看好医药股、消费股等价值洼地。”
永赢医疗器械ETF基金经理储可凡则指出,现阶段而言,医疗器械中的基因测序、影像设备、体外诊断、健康管理等与AI医疗的相关性强,或能率先受益于AI医疗。
接受采访的机构人士普遍看好医药行业的长期投资价值。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兼高级研究员包金刚表示,从长期来看,医药行业作为刚需行业,具有持续增长的潜力。当前的估值水平和政策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了左侧布局的机会,建议保持耐心,长期配置以享受行业发展的红利。
毛丁丁认为,医药行业基本面已经触底,后续将逐步复苏,叠加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以及相关鼓励政策的陆续落地,有望催生板块内新的产业方向。而长期看,中国创新药产业正蓬勃发展,并加速从中国走向全球,逐渐壮大的新生力量将带动国内医药行业度过转型期,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王祎指出,AI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将推动医疗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等领域的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医药板块经过连续多年的调整,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具备估值修复的空间。
金鹰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欧阳娟表示,长期来看,其重点关注医药四方面的投资机会:一是创新药;二是AI医疗;三是创新药产业链,包括CXO和生命科学服务上游;四是医疗器械和设备。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医药基金借AI“逆天改命”,超九成产品“回血”)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