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仓换股、寻机加仓、加强风控……全球资本市场巨震 公募基金沉着应对

东方财富网 2025-04-14 02:06:00
机构研报 2025-04-14 02:06:00 阅读

  【导读】调仓换股、寻机加仓、加强风控……全球资本市场巨震,公募基金沉着应对

  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陆慧婧

  过去一周,“关税风暴”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巨震。股市、债市、外汇市场均受到冲击。

  面对突如其来的风暴,作为公募基金“掌舵手”的基金经理展现出“静水流深”的定力。他们深知,在投资的世界里,不确定性如影随形,而应对不确定性,是基金经理永恒的课题。在他们看来,此次资本市场巨震给所有参与者上了一课,未来,公募基金的研究体系需要从单纯的基本面分析,转向对全球政经格局的立体研判。

  基金经理表示,市场短期波动不改对中国优质资产的长期看好。他们认为,中国市场纵深广阔、制造业全球竞争力稳固、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中国经济的核心逻辑不会动摇。

  沉着应对逆势布局

  过去一周,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经济领域掀起惊涛骇浪。上证指数单周振幅超6%,恒生科技指数振幅超过13%,美股科技股一度遭遇抛售,国际金价再创历史新高。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公募基金的“掌舵手”,基金经理如何应对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有的基金经理选择以静制动。“我们所管基金中,直接受关税影响的较少,因此,我们的投资策略不会有大的调整。”汇丰晋信基金股票研究总监、基金经理闵良超表示。

  他的这一观点得到民生加银权益研究部基金经理助理刘浩的呼应。“关税风波的激烈程度超过了几乎所有市场参与者的预判,但这并不意味着认知一定会有大的调整。而且就算认知做出调整,也不意味着最优标的需要改变。真正重要的是事情发生之前就把所有事情的性价比考虑清楚,包括最有可能的中长期终局、风险敞口分散度是否能平衡资金属性等。否则,时时事事应对式的投资体系,始终处于非纳什均衡状态的博弈,并非可预期可展望可复用的方法论。”

  刘浩直言,面对超预期事件,“多想”比“盲动”更重要。“投资中需要将企业全生命周期的DCF折现算清楚,包括存续时间、各年自由现金流、折现因子等。若原有认知并未被颠覆,恐慌下跌反而是加仓的机会。”刘浩说。

  除了沉着应对之外,逆势布局也是基金经理的策略之一。“当前市场充满巨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出口占比较高的公司集体下跌。恐慌时,可以积极寻找出口链中被错误定价的投资机会。”闵良超称。

  “近期全球市场的波动再次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忽略市场出现极端风险的可能性,要提前做好应对预案。”华南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目前组合仓位上没有大的变动,主要还是调整结构,利用市场波动适度调仓,择机配置被错杀的板块和品种。

  永赢权益研究部总经理、永赢惠泽一年基金经理王乾表示,此前已经做了相应的投研准备,一方面适度降低外需风险敞口,以降低组合波动率;另一方面,在市场大幅波动时基于企业中长期价值勇于逆向增持。出于防御性考虑,根据市场运行的阶段核心矛盾,在组合中会保持一定的对冲资产仓位,以应对外部的剧烈冲击,维护组合稳定。

  投资上更注重风险控制

  建立全球风险预警

  这一波全球巨震对公募投资影响深远。多位基金经理提到,未来会将对海外系统性风险的识别和监控引入投研框架,建立全球性风险预警系统。

  闵良超表示,关税风暴对于公募投资的影响是深远的。从研究上讲,公募基金在资产定价上需要增加对海外市场的研究,识别和监控海外的系统性风险。

  德邦基金表示,关税政策引发的贸易摩擦和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将导致市场波动加剧。基金公司必须更加注重风险管理,提高投资组合的抗风险能力。

  更深层的策略进化体现在投资框架的迭代上。上述华南基金经理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强化多资产布局,适度增加黄金、REITs等与股债资产相关性较低的另类资产配置,利用多资产的低相关特性对冲系统性风险,并建立全球性风险预警系统,实时追踪地缘政治(如美国关税政策)、经济衰退预期及市场情绪指标,及时调整头寸。

  此外,此次巨震对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和路径的影响也非常大。创金合信基金首席权益策略分析师、投资经理罗水星表示,中长期看,需要降低对外需的风险敞口,加大对国产替代和内循环方向的配置力度。另外,对黄金和军工等受益逻辑强的品种要重点关注。

  招商基金渠道财富管理部首席财富顾问邓和权认为,公募基金的投资策略要做出相应调整,投资逻辑向更具抗风险能力的标的倾斜,精选内需驱动型行业(如消费、医疗、公用事业)、现金流和成本控制优秀的公司。此外,要提高组合中资产地域与资产类别的多元化,适度分散,做好跨资产对冲。

  “作为应对,需要重点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全球贸易的再均衡,同时需要评估企业原有成长路径面临的挑战以及全球贸易产业链重构的深远影响。”王乾表示。

  对国内中长期股市前景应保持乐观

  风险中伴随着机遇。不少投资人士表示,A股短期可能仍会因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而有所波动。但中长期而言,宏观经济处于复苏通道之中,对国内权益市场中长期前景应保持乐观。

  “站在目前时点,我们对市场仍保持谨慎乐观。”王乾表示,经过持续的估值消化以及近期的剧烈波动,A股和港股资产仍具备较高的隐含回报率。从市场结构层面来看,内需相关资产经过长周期的估值消化,潜在风险收益比具备较强吸引力;外需相关资产短期剧烈波动,但大浪淘沙,其中的优质资产显现出较好的长期投资价值。

  邓和权表示,历经本轮调整后,A股与港股来到了性价比较高的区域,不过也要注意关税等事件的阶段冲击风险。目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性价比优势突出。沪深300指数动态市盈率回落至11.97倍,大幅低于过去十年中位数水平,股权风险溢价(ERP)处于历史均值+1倍标准差的高位,显示权益资产吸引力显著提升。相比美股,A股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具备相应的投资价值,科技、消费板块估值不到美股同业的一半。

  国泰基金也认为,中长期来看,A股资产仍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往后看,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陆续出台以及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国内经济的韧性有望延续。在估值层面,目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中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国联基金表示,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增强,内需修复具备广阔空间,短期可关注防御性较强的高股息红利板块,以及政策受益的消费、基建板块;科技和新消费板块具备结构性机会。不过,要警惕经济复苏过程中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具体配置上,德邦基金主要关注三个方向:其一是相对于出口存在比较优势,比如游戏、医药,以及国内反制支持的方向,包括稀土等资源品、农牧等;其二是内需,一方面是地产基建链以及内循环为主导的消费,另一方面是自主可控推动的板块,能够提升生产效率的方向,包括军工、AI等;其三是安全类型资产,如黄金、军工、红利等。

  鹏扬基金表示,近期A股进入“业绩期交易”,市场结构热点从泛科技股和出口产业链切换至黄金类资产,电力、航空以及红利风格等偏防御的低估值资产。基于我国长期扩大内需和产业政策中期调整的方向,投资者可以在左侧逐步布局受益于反“内卷”竞争和扩大内需政策的顺周期和消费股。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调仓换股、寻机加仓、加强风控……全球资本市场巨震,公募基金沉着应对)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