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优股成香饽饽 公募基金扎堆布局

东方财富网 2025-04-21 08:11:00
机构研报 2025-04-21 08:11:00 阅读

  A股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进入高峰期。目前,已有近2000家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工商银行中国移动等去年净利润超千亿元,正丹股份广西能源等去年净利润增幅较大,美的集团比亚迪等去年净利润创新高。

  绩优股历来是公募机构关注的重点,不少基金早已埋伏其中,在去年四季度就大举买入。公募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财报迎来密集披露,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业绩线索,寻找确定性较高的标的。

  绩优公司频现

  进入4月下旬,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进入高峰。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7日晚,已有近2000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2024年年报。

  在已经披露2024年年报的公司中,不少公司取得了优秀的业绩。其中,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多的是工商银行,达3659亿元。建设银行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3356亿元,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均超过2000亿元。中国石油招商银行中国移动中国海油中国平安中国人寿2024年净利润在1000亿元-2000亿元之间。交通银行贵州茅台中国神华等2024年净利润在500亿元-1000亿元之间。

  业绩增幅方面,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最大的是正丹股份,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0亿元,同比增长11949.39%。广西能源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704.04%。华北制药安迪苏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2000%。另外,七彩化学等公司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0%。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公司2024年盈利创下历史新高。比如美的集团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091亿元,同比增长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5亿元,同比增长14.3%。比亚迪2024年实现营收7771亿元,同比增长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5亿元,同比增长34%。

  基金提前布局

  绩优公司历来是公募基金投资的重要方向,不少基金产品早已布局其中。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131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持有工商银行。持有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移动等净利润超千亿公司股票的基金公司数量同样较多,截至2024年底,分别有123家、123家、137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持有上述三家公司股票。

  去年业绩增幅较大的正丹股份也得到了公募基金的青睐。截至2024年底,41家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持有正丹股份,这些产品大多是去年四季度新进正丹股份机构投资者名单,其中不乏林英睿等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

  广西能源华北制药安迪苏生益电子等业绩增幅较大公司的机构投资者名单中,也有很多公募基金产品。其中既有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头部机构旗下产品,也有陈皓、杨冬、何以广、王鹏等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大部分基金公司是去年四季度新进上述四家公司机构投资者名单,或者在去年四季度继续增持。

  美的集团比亚迪等业绩创新高的公司也被公募基金大手笔买入。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公募基金净买入金额前十的个股包括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公司。其中,美的集团2024全年获公募基金净买入金额达208.26亿元,比亚迪获公募基金净买入金额达117.49亿元。

  关注业绩线索

  华夏基金认为,市场将进入相对平衡期,扰动因素的不确定性已经被充分定价,投资者的担忧逐渐钝化,依然会对市场形成小幅制约,但下行空间不大,短期市场仍然以震荡为主。对于中长期投资而言,目前是相对较好的位置,整体向下风险较低,后市打破平衡后向上概率更高。

  博时基金表示,市场风险偏好受到抑制,指数进入短暂的震荡颠簸期,待上市公司财报和外部风险落地后,或柳暗花明。

  金鹰基金表示,扰动因素的影响有望边际减弱,而国内政策等积极因素正在酝酿,A股稳中向好趋势可以期待。行业配置上,金鹰基金认为,短期出口依赖型行业受扰动较大,建议关注内需驱动、国产替代相关行业,短期看好政策发力点相关的大众消费以及同时兼顾风险对冲价值的黄金和军工方向。

  富国基金表示,上市公司财报迎来密集披露,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业绩线索,聚焦确定性较高或业绩预期改善的领域,包括有色、消费电子工程机械、农业、食饮、服务消费等。富国基金还建议关注红利资产和科技成长风格,红利资产在风险释放期或呈现相对韧性,关注银行、电力等方向;同时,人工智能(AI)革命方兴未艾,中长期仍是市场主线,可关注AI国产算力、AI应用等。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绩优股成香饽饽 公募基金扎堆布局)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