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800只 创新高!依然大有可为
随着股市回暖,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亮眼,今年以来已有超800只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创新高,而且还大幅跑赢大盘指数,实现了超额收益的回归。多家受访公募机构表示,基金公司通过锻造核心投研能力、优化考核机制、做好深度研究、逆周期布局等措施,有效提升了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投资业绩。展望未来,主动权益基金将更好助力构建“长钱长投”的市场生态,依然大有可为。

险资近期频频举牌 释放出什么信号?
近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险企频频举牌上市公司,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据笔者梳理,今年以来截至3月20日,险资举牌A股及H股上市公司合计11次,远超去年同期的2次,也超过了2021年(1次)、2022年(7次)、2023年(9次)全年的举牌次数。险资作为长线资金代表,其举牌有很强的信号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长线资金的入市动向,这也是资本市场对其高度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

泉果基金春季策略会!王国斌、赵诣最新发声
3月20日,在泉果基金2025年春季策略会上,泉果基金创始人王国斌、泉果旭源基金经理赵诣等分享了最新观点。王国斌认为,中国资产近期的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优势,在多个高端制造和前沿领域,中国已经取得了全球性的竞争优势。

每年为投资者节省9亿元成本!近百家基金管理人将自担所有指数使用费
在监管倡导降低指数基金投资成本后,大批指数基金的指数使用费承担主体迎来调整。自3月21日起,有近700只指数基金的指数使用费将调整为基金管理人承担,其中有半数以上产品的指数使用费年费率为0.03%。有业内人士测算,此次调整后,预计每年可为投资者节省9亿元左右的投资成本。此前,监管部门多次强调,积极推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分阶段降低综合费率。

ETF今日收评 | 标普500ETF涨停 恒生互联网ETF跌逾4%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从板块来看,深海科技概念股再度爆发,煤炭股震荡走强,机器人概念股冲高回落。下跌方面,数据中心电源概念股集体调整。ETF涨跌幅方面,标普500ETF涨停,标普油气ETF涨超3%。美股周三收高,科技股领涨。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上调通胀预期,下调经济增长预测,并预测今年降息两次。

太火爆!千亿级认购 这只基金强力吸金 机构投资者参与踊跃
公募REITs再现千亿级火爆认购。3月20日,汇添富上海地产租赁住房REIT发布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的公告,按公告计算,该基金在战略配售、网下发售、公众发售中合计获得了约1113.34亿元的资金认购,其中网下发售的配售比例低至0.57%,刷新了2023年以来的公募REITs网下配售比例纪录。公募REITs频频“卖爆”,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稀缺性和打新收益。

指数使用费将由管理人承担 投资者无须再为这690只产品“掏腰包”
公募费率改革再落一子,这次降费的对象,是超3万亿规模的指数基金。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日午间,公募基金已经密集披露了80余则公告,内容均为从3月21日起,行业全部指数基金指数使用费均由基金管理人承担,并相应修订各基金的基金合同有关内容。第一财经据Wind数据统计,这一变化将涉及89家基金公司的690只指数产品,合计规模近3.2万元。

最新!19.93万亿
2025年2月,中国私募基金行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2月末,私募基金行业管理总规模达19.93万亿元,较1月末的19.92万亿元微增0.01万亿元,连续三个月保持回升,逼近20万亿元关口。

小米持续刷屏!2024年营收、净利均创历史新高!这些基金“含米量”高!
3月18日晚间,小米集团(HK01810)发布的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财报显示,2024年,小米集团总收入同比增长35%至365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41.3%,达272亿元。截至2024年年底,华宝中证沪港深新消费指数A、天弘新华沪港深新兴消费A、中邮沪港深精选混合A、申万菱信中证沪港深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型发起式A、广发成长精选混合A等基金“含米量”居前。

社保基金持仓动向:去年四季度新进8股
年报密集披露,机构最新持仓动向曝光!去年四季度社保基金新进股共有8只。目前共有202家公司已经公布年报,前十大流通股东数据透露出机构行踪。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社保基金共现身33只股,调仓动向方面,去年四季度社保基金新进8股、增持12股、减持8股,社保基金持股量保持不变的有5股。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