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公司放大招!事关AI
【导读】基金公司加大AI大模型算力采购,开启资管智能化时代在人工智能技术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公募基金行业正掀起一场算力竞赛,从智能投研到风险监测,从自动化运营到个性化投顾,AI技术逐渐渗透基金公司核心业务链条。这场变革不仅关乎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更预示着资管行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的范式跃迁。

4只ETF净流入额超10亿元!这类基金涨幅霸屏
资金追逐科技类ETF,互联网主题基金大幅上涨。3月首周,港股涨势如虹。在“AI+”产业链持续爆发的背景下,港股科技互联网板块领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互联网公司估值已跌至低位,估值修复是大概率事件。互联网科技ETF涨幅居前3月首周,A股市场稳步上行,上证指数累计上涨1.56%,深证成指上涨2.19%,创业板指上涨1.61%。

骗取超1.2亿元!基金圈“李鬼”频出 如何整治?
今年两会期间,《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备受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建议设置基金投资者保护专章,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机制,提升违法违规成本。相当程度上,这和基金业长期频繁的假冒诈骗案例高发有关。比如,在“3·15”来临之际基金圈传出一则消息:某虚假平台冒用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公司的名义,伪造APP界面和合同,以“年化收益18%”诱导投资者注资,仅一周卷走超2000万元。
“顶流”基金经理中签蜜雪冰城 公募涌入新消费赛道
“(投资)蜜雪冰城的基金在哪里买?”港股打新投资者“哄抢”新股蜜雪集团(2097.HK,又称“蜜雪冰城”)的热情蔓延开后,有网友在社交平台这样问道。今年以来,伴随着市场回暖,不少主动权益类基金以亮眼业绩重新赢回了投资者的心。在AI浪潮的驱动下,港股消费股也开始表现。近日,易方达张坤等知名基金经理现身打新蜜雪集团。

基金周报:恒生指数创近三年新高 重仓港股基金收益领先
2月28日至3月6日,三大股指均小幅回撤,创业板指以0.97%的跌幅垫底,深证成指、上证指数分别回撤0.26%、0.21%。同时,恒生指数上涨2.75%。截至3月6日收盘,恒生指数收涨3.29%,创2022年2月以来收盘新高,年内涨幅超过20%。从基金表现来看,数据显示,剔除新成立的基金,权益类基金(仅计A类份额,下同)平均收益率为0.18%,仅有43只基金涨幅超过5%。

60年暴赚5.5万倍!1年3倍容易 3年1倍却很难!如何才能“慢慢变富”?
近期市场热点活跃,部分概念股被炒上了天。真正长期盈利的投资者都是慢慢变富的。他们的行为或许不会被绝大多数投资人所理解。巴菲特守着可口可乐已有37年,段永平守着贵州茅台已有13年,张尧过往20年间两次在股市低点时长期持有煤炭股合计也远超10年时间。愿意慢未必慢,巴菲特在过往60年间获得5.5万倍的收益,而段永平和张尧均获得数千倍的收益。

热度退潮 QDII基金逐渐开放申购
受ETF规模增长影响,国内股票型基金的份额和规模上升,截至1月底,份额为34159.31亿份,环比增加501.46亿份,资金呈现出重回A股趋势。近期,一度炙手可热的QDII产品不再“闭门谢客”,陆续放开直销和代销渠道的申购申请,跟踪纳指、标普500指数等美国市场的跨境ETF高溢价明显回落。与此同时,国内热门科技主题基金转而开启限购,显示出资金偏好生变。

“长钱长投”呼唤积极股东 公募基金用好“投票权”正当时
3月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在推动“长钱”入市的背景下,如何营造“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是当前行业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近年来,随着公募基金规模持续扩容,其在上市公司中的“话语权”也不断增强。这不仅体现在对公司的定价权上,还体现在对公司治理的参与度上。公募基金如何更好地代表基金份额持有人行使投票表决权,更积极地参与上市公司治理,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以ETF为抓手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充分发挥投保机构积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蔡建春3月8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交易所层面来看,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我们把ETF作为重要抓手。”此外,蔡建春还建议,强化投资者保护机构发挥作用的司法保障,进一步做深做实REITs市场建设。ETF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此前,多部门联合出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女性基金经理已超千人!这些ETF和主动权益基金有她们的闪耀身影
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翩然而至。据数据,今年公募圈有一项重要里程碑,那就是全市场女性基金经理的数量已突破千人大关,达到了创纪录的1087人,相比一年前增加了近百位。在全市场3990位基金经理中,女性基金经理占到了27.24%,这一数据相比2023年底有所提高,显示占比在持续提升。不仅如此,在当前火热的ETF大潮中,女性基金经理占据了重要的半壁江山。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