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募调研热情不减 算力领域受关注
近期,算力领域成为资本市场焦点,多家上市公司接连斩获大额算力订单。与此同时,数据显示,3月3日至7日,有101家上市公司被公募机构调研达620次,纷纷被问及企业算力布局等问题。

张坤罕见参与打新港股!什么信号?
张坤罕见参与了港股打新。3月6日张坤通过QDII中签1000股的蜜雪集团收盘大涨约15%,考虑到易方达亚洲精选QDII基金规模达36亿元,若仅是打新策略,该股对张坤的超大型基金产品无法构成实质性业绩拉动,考虑到他本次参与港股打新亦是一次罕见的操作,背后或是该基金布局消费的前奏。

债市波动加剧 债券基金还有投资价值吗?
近期,在股市一片沸腾的对比下,债券市场波动却显著增大。数据显示,截至3月6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1.73%,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至1.92%。在债市波动的影响下,债券型基金的业绩表现较权益类基金相对落后。数据显示,截至3月6日,全部债券基金中,超过六成年内收益为负。

沪市ETF总规模超2.7万亿 科创板成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板块
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一系列政策落地实施,沪市ETF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产品体系不断丰富,投资者获得感持续提升。截至2月底,沪市ETF共挂牌638只,规模超2.7万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77%。其中,上交所上市科创板ETF产品共49只,规模合计2300亿元,同比增长35%。科创板已成为A股指数化投资比例最高的板块,占科创板整体自由流通市值比例达8.3%。

中长期资金入市空间进一步打开 年内A股将迎万亿元活水
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3月6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逐项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不断引入源头活水。

恒生指数创近三年新高 重仓港股基金收益领先
2月28日至3月6日,三大股指均小幅回撤,创业板指以0.97%的跌幅垫底,深证成指、上证指数分别回撤0.26%、0.21%。同时,恒生指数上涨2.75%。截至3月6日收盘,恒生指数收涨3.29%,创2022年2月以来收盘新高,年内涨幅超过20%。从基金表现来看,数据显示,剔除新成立的基金,权益类基金(仅计A类份额,下同)平均收益率为0.18%,仅有43只基金涨幅超过5%。

私募加快调研步伐 科技与医药板块受青睐
市场情绪回暖下,私募加快了“翻石头”的步伐。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2月私募调研上市公司频次环比1月增加近60%,计算机、电子、医药生物等板块是调研“密集区”。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全球资本重估中国资产,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背景下,A股和港股投资机会将持续涌现,尤其是AI应用、创新药等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债市突然大跌!发生了什么?机构称债市长期牛市基础未变
3月7日,国债期货市场开盘后持续震荡回落,截至收盘,30年期国债期货跌超1.3%,10年期国债期货跌超0.5%,5年期国债期货跌超0.3%,2年期国债期货跌超0.1%。记者注意到,5年期国债期货、2年期国债期货已创本轮调整以来新低,10年期国债期货、30年期国债期货逼近前期低点。

公募发行显著回暖 2月以来频见日光基 多只提前结募,延募仅两例 “含科量”直线上升
步入2025年,在A股市场风险偏好回暖与结构性行情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公募基金发行市场迎来新一轮复苏周期。截至目前,以基金成立日为口径统计,今年以来共新发184只产品,累计发行份额为1673.56亿份,平均发行份额达到9.10亿份。新发市场回暖还体现在募集时限上,财联社记者发现,近期多只基金宣告提前结束募集期,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月以来,延长募集期的产品数仅两只。

ETF今日收评 | 国防ETF、军工龙头ETF涨超2% 标普消费、金融科技等ETF跌幅居前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从板块来看,军工、有色金属概念股逆势大涨,汽配股震荡走强,机器人概念股局部活跃。下跌方面,固态电池展开调整,算力概念股震荡走低。ETF涨跌幅方面,国防ETF、军工龙头ETF涨超2%。有券商表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军工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机遇。企业需要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积极探索新技术在军工领域的应用,推动军工产业发展。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