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新广场协议未必,人民币升值或然
随着美国政府换届,中美关税摩擦升级风雨欲来。美国特朗普新政府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高关税的威胁属于极限施压,有可能以此为筹码,胁迫中国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对此,市场憧憬,中美之间或会签订一个类似20世纪980年代中期的广场协议,施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然而,笔者以为,中美达成新广场协议的必要性、可行性不高,但人民币在对外经贸摩擦的逆风下升值仍是有可能的。
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未要求人民币升值
特朗普1.0的2018年以来,中美关税冲突不断升级,人民币汇率总体承压。2019年8月5日(指当地时间,下同),因中美经贸磋商再次陷入僵局,人民币应声跌破7比1。随即,美国财政部宣布遵总统指令,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名单。之后,随着中美重启经贸磋商,双方积极致力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市场情绪逐渐改善。到2019年底,人民币又升回7以内(见图1)。

2020年1月13日,美国财政部公布半年度《主要贸易伙伴宏观经济与汇率政策报告》,取消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认定。1月15日,中美双方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经济贸易协议》(即《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下称《协议》),按下了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的“暂停键”。市场信心得到提振,人民币最多升破6.90(见图1)。
《协议》文本包括序言、知识产权、技术转让、食品和农产品、金融服务、汇率和透明度、扩大贸易、双边评估和争端解决、最终条款九个章节。其中,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汇率问题和透明度”涉及两国汇率政策协调的内容,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约定:
一是在“总则”中指出:双方认识到,强劲的经济基本面、稳健的政策和具有韧性的国际货币体系对于汇率稳定至关重要,从而促进强劲、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和投资;实行灵活汇率制度在可行的情况下能够起到吸收冲击的作用。双方应恪守各自在二十国集团(G20)公报中关于汇率的承诺,包括避免竞争性贬值、避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
二是在“汇率政策”条款中提及:每一方确认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协定约束,避免操纵汇率或国际货币体系以阻碍国际收支的有效调整或获得不公平的竞争优势。每一方应该实现并维持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以及增强经济基本面,以巩固有利于宏观经济和汇率稳定的条件;双方应避免竞争性贬值,避免将汇率用于竞争性目的,包括对外汇市场进行大规模、持续、单向干预;双方将保持经常沟通,并就外汇市场情况、活动与政策进行沟通协商,并就IMF对各自的汇率评估进行沟通协商。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