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圈(2517.HK):4133万会员背后的增长密码
在消费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用户增长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指标。而锅圈食品(2517.HK),这家港股上市的在家吃饭餐食品牌,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截至2024年底,其注册会员数量突破4133万,同比增长48.2%,仅下半年就新增超过1000万名会员。而与此同时,味千中国上年度转盈为亏,全年亏损超过两千万元人民币;呷哺呷哺已经连亏四年,门店首次跌破1000家;九毛九去年净利润大幅下降88%。在其他企业为用户增长苦恼的环境下,锅圈却在“在家吃饭”赛道上跑出了惊人加速度。这不仅推动了其2024年收入达到64.7亿元,更让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这家公司的潜力。那么,4133万会员背后的增长密码是什么?它又如何为投资者带来回报?让我们一探究竟。
会员激增的表象:数据背后的故事
2024年,锅圈的会员增长堪称现象级。从2023年底的2790万跃升至4133万,增幅高达48.2%,其中仅下半年就新增超1000万,显示出强劲的冲刺势头。与此同时,会员带来的预付卡预存金额达到9.9亿元,同比增长36.6%。这些数字不仅反映了锅圈的用户基础在快速扩大,并表明这些新增用户有效性非常大,同时,更暗示其商业模式的粘性和盈利潜力正在显著提升。
对于投资者来说,会员数量的增长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这是收入的“稳定器”和利润的“加速器”。这4133万会员与9.9亿预付金额,不仅是锅圈的流量池,更是其复购率和现金流的保障。相比传统零售靠单次销售盈利,锅圈通过会员制锁定了长期消费潜力,这正是资本市场青睐的稳健增长逻辑。
增长密码解构:三驾马车齐发力
锅圈能在用户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逆势而上,靠的是战略上的精准布局和执行上的高效协同。以下是其会员激增的三大核心驱动:
1. 数字化营销:抖音“流量密码”的精准捕获
在短视频和社交电商时代,锅圈抓住了抖音这一流量高地。2024年,锅圈通过多层级账号体系,实现品牌曝光量超62.1亿次。尤其是“99元毛肚自由火锅套餐”和“99元酸菜鱼自由火锅套餐”等爆款产品,仅毛肚套餐就卖出超5亿元。这种高性价比的套餐设计,不仅吸引了大量新用户下单,更通过抖音的算法推送精准触达年轻消费者,转化为注册会员。凭借抖音端的优异表现,锅圈于2024年抖音年度大奖中,斩获最佳品牌先锋大奖。这相比传统广告的高成本低转化,锅圈的抖音策略以低成本撬动了高增长,成为会员激增的“流量引擎”。
2. 用户需求洞察:满足多元需求的各式火锅
锅圈深谙产品创新服务用户的道理。2024年,公司推出412个火锅及烧烤类新SKU,并搭配多款套餐组合产品,覆盖从独居青年到多口之家的多元需求。这种产品丰富度加上锅圈特有的便捷性,加之价格合理,迎合了消费者对“好吃方便还不贵”的期待。产品创新直接推动了核心经营利润达3.1亿元,也为会员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毕竟,谁能拒绝在家就能方便快捷就能吃到各式不同火锅的诱惑?
3. 会员体系升级:粘性与现金流的双赢
2024年下半年,锅圈给会员体系来了个大翻新:按消费分级,福利也步步加码,从过去的小优惠变成让老顾客更爱买、更拉近品牌感情策略,更有归属感的策略使得会员数量直接爆棚。同时,锅圈的预付卡计划是其会员经济的杀手锏。2024年,预付卡预存金额达9.9亿元,同比增长36.6%,这意味着会员不仅愿意提前充值,未来还会持续增加消费频次。预付卡不仅锁定了用户的未来消费需求,未来还会为锅圈提供充沛的现金流。这让锅圈未来可以在扩张和回报股东之间游刃有余,对投资者而言,这正是未来盈利和持续高股息的保证。
踏上行业风口:宅经济的精准捕手
同时,锅圈的会员增长并非孤立现象,而是站在“宅经济”的风口上。据行业数据,预计2027年,“在家吃饭”餐食市场规模将达9400亿元,年增长率超20.7%。消费者从餐厅转向家庭场景的趋势,为锅圈提供了广阔舞台。
外出就餐费时费钱,外卖虽然便宜但品质良莠不齐,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群会用在家吃饭来替代外出就餐,但外出就餐的体验感始终无可替代,相比传统商超和电商巨头,锅圈以一站式火锅烧烤解决方案切入,直击“在家也想吃出餐厅级体验”的痛点。10,150家社区门店的线下网络,叠加线上社交电商的流量导入,让锅圈在竞争中占据先机。这种“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模式,不仅推动了会员增长,更让锅圈成为宅经济红利的精准捕手。
结语:从4133万到未来无限
从火锅食材起家,以期为社区千家万户提供一日三餐+宵夜的在家吃饭解决方案,到如今4133万会员的规模,锅圈用数字化营销、用户需求洞察和产品创新,破解了用户增长的密码。在宅经济的风口上,4133万会员不仅是数字,更是锅圈商业模式的放大器。对于投资者来说,目前收入和利润的增长还是滞后于用户增长,还未有完全反映到财报上,结合锅圈近期的积极回购策略,这意味着锅圈不仅有短期增长的爆发力,更有长期盈利的预期。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