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规模增长大分化!

证券之星 2025-04-21 05:28:30
黄金 2025-04-21 05:28:30 阅读
(原标题:理财规模增长大分化!)

【导读】头部理财公司规模增长分化,需多举措提升经营能力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张玲            随着上市公司年报披露,银行理财子公司2024年经营数据陆续出炉,理财公司行业出现大洗牌,头部机构规模增长显著分化,部分机构面临“增规模不增利”的困境。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波动、产品业绩、行业竞争等多重因素导致理财公司规模和经营出现变化。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不确定性加大,理财市场波动或将加大,理财公司需要多措并举提升经营能力。            机构规模增长分化 部分机构“增规模不增利”            数据显示,2024年,头部理财公司规模增长出现明显分化,其中,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交银理财等管理规模均出现同比两位数的增长,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则出现规模下滑,跌幅均超过3%。

           在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看来,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的整体规模有所下降,一方面是因为两家公司的零售客户已经达到较高的渗透比例,导致增量市场空间有限;另一方面,也是相关公司改变经营策略的结果。例如,招银理财在2024年采取了调结构、提能力的经营策略,重点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非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占比。虽然这一策略优化了产品结构,但短期内可能对总规模的增长产生一定压力。           谈及头部机构规模增长分化的现象,国联民生证券基金研究联席首席分析师张菁分析,首先,从产品结构看,部分头部机构的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呈下降趋势,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降幅大于非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增长,使得整体规模出现下降;其次,从市场变化看,取消手工补息促使一部分存款“搬家”,部分理财公司承接了较多从母行“搬家”过来的资金,理财规模增长明显;再次,从渠道选择看,部分理财公司扩展并加深了与非母行渠道的合作,借助互联网的流量优势,带来了较为可观的规模增长;最后,从产品业绩看,光大理财、农银理财的一些“拳头产品”业绩较为亮眼,受到市场渠道和投资者的青睐。            净利润方面,截至2024年末,共有13家理财公司跻身“十亿元俱乐部”,但部分理财公司出现规模增长而利润同比下降的情况。                            “理财公司净利润虽然以规模为基础,但也受综合费率和成本等因素影响。”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理财公司还处于更重视规模的阶段,为了拓展销售渠道,降低费率等让利的现象很常见,导致“只赚吆喝不赚钱”。                “大家都想着先把市场占住,挣钱的事未来再说,因此,规模虽然增加了,但收入未必增加。”他说。            张菁分析道,首先,从资管机构的商业模式看,基于管理规模的管理费和基于产品业绩的超额报酬是两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理财机构规模提升对净利润的直接贡献程度有所减弱,如何平衡好规模和利润是每一家公司都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其次,从成本端看,行外代销渠道扩张也意味着成本费用上升。头部代销机构议价能力强,销售费率较高,这进一步压缩了理财公司的利润空间。此外,为适应净值化转型要求,部分理财公司在投研团队建设、系统对接、风险管理系统升级、AI科技模型搭建等方面持续投入,使得运营成本上升。最后,从收入端看,一方面,产品降费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随着无风险收益率降低和权益市场波动加大,理财产品超额业绩获取难度较大,理财产品业绩承压。            多举措提升公司经营能力            受访人士认为,在多重因素扰动下,理财市场波动或加大,理财公司需要多措并举提升经营能力。            “中美贸易战会对一些出口导向的上市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权益市场波动加剧,这有利于资金转向银行理财等固收类产品。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中美利差、国内政策节奏等也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这会使得债券市场波动加大,从而影响理财产品整体收益水平。”王铁牛表示。                王铁牛进一步指出,尽管外部扰动因素可能导致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但国内政策会为经济持续复苏提供有力支撑。2025年国内货币政策基调为“适度宽松”,预计今年仍有降息降准空间,整体市场利率下行,有助于稳定债券市场,从而间接支撑理财产品的利润表现。            “总之,2025年理财公司规模和利润总体增长的趋势会依然持续,不过会面临更多挑战,理财公司需要在市场、投研、风控等方面采取更加灵活的策略。”他说。            张菁表示,理财公司需要预判和管理好市场变化对产品带来的净值扰动,提升交易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同时,需要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好客户画像与产品标签的适配,匹配好客户风险偏好和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            王铁牛建议,在产品方面,进一步丰富产品的类型,满足投资者多层次需求。例如,“固收+”类产品适当增加权益的比例,增加跨境与大宗商品产品以分散单一市场的风险。在投研方面,持续强化投资策略的精细化管理。在运行效率方面,利用AI、大数据等数字金融手段提升整体客服、投研、管理的效率,如应用大模型技术构建宏观政策、行业分析、交易策略一体化的投研平台;通过智能数据分析系统,提供“理财+信贷”联动产品,更好地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投资顾问等服务。            睿智新虹理财研究院表示,一个行业在发展的初期,容易出现“跑马圈地”式的竞争,如果不加以规范,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阶段,监管机构可以对理财产品的费率进行更严格的监管,避免出现费率“价格战”等情况,这有利于增强理财公司经营运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编辑:黄梅 校对:王玥 制作:小茉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