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股投资策略报告:砥砺前行 拾级而上
核心观点:
A 股回顾:曲折修复,两市全年收涨2024 年国内经济运行一波三折,A 股市场在经过连续两年的调整后曲折修复,沪深指数全年以红盘报收。行业层面看,各板块指数多数收涨,银行、非银金融、通信等涨幅居前,生物医药、农林牧渔、美容护理等表现不佳。
2025 年国内宏观展望结合2024 年12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们预计2025 年国内GDP 增长目标仍将定在5%左右。为应对国内外诸多挑战,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有望进一步增大,财政赤字率预计为3.5%-4%,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预计为6-7 万亿,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将进一步下调。促消费在宏观调控政策中的权重将明显增大,消费对国内经济的拉动及贡献比例亦有望提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受财政刺激力度增大、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置换、“两新”政策仍有望延续等有利因素推动,投资增速预计将有所加快。政策合力下,2025年国内房地产市场有望边际上延续改善趋势,其对经济增长的拖累预计将进一步减弱。出口方面尽管全球经济增长料将保持稳定,但贸易保护主义将使得国内出口面临的压力加剧。
海外:特朗普政府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大根据IMF 预测,2025 年全球GDP 增速预计将稳定在3.2%,大致与2024 年的增速持平。主要经济体中,欧元区经济将持续改善,2025 年GDP 增速在1.2%左右,日本经济在2024 年高位回落后2025 年预计将加速至1.1%。美国方面特朗普再次当选总统带来的不确定性将明显增大,或体现为美国二次通胀、全球 供应链安全、地缘政治博弈等多个方面。2025 年美国经济仍有望实现“软着陆”,但由于特朗普政策主张将增大美国物价上行风险,美联储降息将趋于谨慎,预计全年降息2-3 次,降息幅度50-75BP。
A 股盈利增速有望加快2025 年国内经济有望进一步修复,物价或边际改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或有所增强,叠加低基数效应盈利增速料将加快。2025 年A 股收入增长可能前低后高,全年全部A 股(非金融)收入同比增速预计将超过3.0%,净利润增速将超过3.5%。
A 股市场流动性将进一步改善从资金需求端的角度看,政策推动资本市场投融资均衡发展,有助于减轻资金需求端的压力;资金供给端看,国内经济修复提升居民风险偏好,助推储蓄资金入市、政策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央行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海外资金A 股配置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等,均将为2025 年A 股带来流动性支持。
资本市场改革积极作用预计将逐步体现“1+N”系列政策落地将优化国内资本市场生态,其对A 股的影响将体现在以下方面,1)投融资均衡发展,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2)“严监管”有助于提振投资者对资本市场信心;3)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2025 年A 股展望—1、A 股估值仍处于历史偏低位置从风险溢价率的角度看,沪深两市整体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截止12 月31 日收盘,沪深300 指数风险溢价率为6.02%,处于过去10 年84%分位数水平。
2、波动收敛,重心上移2025 年来自以下方面因素将对A 股整体形成支撑,包括:1)经济总量仍将维持一定增速,结构上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有望明显提升,叠加内需支撑物价回升,居民预期有望明显改善;伴随GDP 名义增速的上行,A 股整体业绩有望得到修复。2)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财政、货币均有进一步加码空间。3)房地产市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有望明显减弱。4)货币宽松背景下资金无风险利率下降对A 股整体估值形成支撑,资本市场一系列改革后积极作用逐步体现。但2025 年A 股运行亦难言一帆风顺,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1)美国特朗普政府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大,其可能从关税、较高利率、科技 封锁、地缘政治四个领域对国内市场产生扰动;2)尽管2025 年国内经济刺激力度将进一步增大,但鉴于当前国内经济面临的挑战,复苏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房地产市场以及物价回升不排除反复的可能。
因此综合分析,对2025 年A 股市场,我们认为在上述各方面有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A 股整体上有望进一步向上修复,全年沪深指数重心预计将进一步上移。但同时,鉴于外围特朗普政府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的扰动,以及国内经济渐进复苏的特征,市场运行节奏预计将相对缓和,即2025 年沪深指数对宏观基本面变化的定价也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体现在盘面上或表现为沪深两市波动性明显收敛。
投资策略——把握结构性机会结合对2025 年A 股市场的判断,投资策略上建议以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为主。重点关注以下主线:1)受益于整体经济修复以及提振资本市场的银行、非银金融;2)促消费专项行动受益的家用电器、汽车;3)资本市场改革受益高股息板块。此外A 股市场流动性改善背景下,热点交易预计仍将是2025 年A 股盘面重要特征之一,建议重点高端制造、科技方向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1、稳增长政策力度低于预期;2、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3、中美紧张关系升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