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不对等:对等关税分析指南
全世界都在屏息凝神等待4 月2 日的到来,对等关税的推出或是今年美国贸易政策分水岭。对等关税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计算,在本报告中我们主要提供一个简单的框架,去分析“对等关税”的内涵和外延,给出美国关税框架的基准情形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对等关税”怎么对等?背后的思路很“简单粗暴”:你对我的商品征收多少,我就对你的商品征收多少。
本轮加征将更加聚焦,主要针对所谓的“Dirty 15”——对美征收高关税且贸易占比高的经济体,可能包括爱尔兰、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日本、韩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加拿大、墨西哥、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从“关税+增值税/销售税”对等的角度看,美国应该给中国减税;从“关税+增值税/消费+非税壁垒/监管补贴/工资制度”对等角度,美国有很大的弹性空间。
但美国也不能“为所欲为”,也面临三大约束:1)自身的转型阵痛,高通胀(预期)和高利率下的滞胀局面;2)外部的反抗越来越多,加拿大等传统盟友逐步放弃幻想、对美强硬;3)微妙的国际格局下资本大量外流的风险。
对等关税怎么征收?
听话的、主动示好、示弱的国家预计会收到“胡萝卜”,例如墨西哥,日本、印度、英国等。对加拿大则更可能是“先硬后软”。
预计不会对欧盟进行一刀切,还是会和主要国家“一国一议”。既要“照顾”意大利,又要看看德、法的诚意。
对中国可能还是会继续加征关税,“对等”只是幌子,主要的目的还是在施压,但加征幅度不超过10%。
风险提示:关税测算误差;特朗普超预期加征高关税。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