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市ETF规模年度排名新格局,3家基金公司断崖式领先,前5家总规模占比超七成
财联社1月17日讯(记者周晓雅)在更快的非货ETF规模增长速度下,规模占比超七成的沪市ETF,格局也出现新变数。
近日,上交所创新产品部发布的《基金与衍生品市场通讯》(2025年第1期)提到,49家旗下拥有沪市ETF的基金管理人中,华夏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易方达基金占据前三席位,排名前五家公司的规模合计占比已超七成。
虽然头部化效应显著,但中小基金公司正通过新发产品后来居上。比如,西藏东财基金去年新发沪市ETF规模最大。而在过去的12月,沪市ETF成交额下滑,但总市值和规模仍在继续增长。
华夏、华泰柏瑞、易方达仍是存量规模前三
随着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非货ETF管理人的规模格局也愈发明晰。
以沪市ETF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底,共49家基金公司在上交所发行上市非货币ETF产品。其中,华夏基金管理的沪市非货ETF规模最大,达5461.5亿元,管理了55只非货ETF。
跟随其后的是华泰柏瑞基金和易方达基金,截至去年底沪市非货ETF管理规模分别为4696.19亿元、4452.98亿元。
华夏基金旗下的3只产品占据前十榜单的席位,分别是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华夏科创50ETF。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则分别有2只产品进入规模前十的行列。
西藏东财基金去年新发沪市ETF规模最大
虽然头部效应显著,但也不ETF市场的新参与者加大布局新发产品,以求后来居上。
比如,2024年上交所新发ETF规模排名前五榜单显示,西藏东财基金以62.34亿元的新发沪市ETF募集总规模领先行业,合计新发了2只ETF。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西藏东财基金旗下的东财中证1~3年国债ETF成立。这既是该公司在债券ETF领域的破冰,同时也在首发阶段出现顶格募集的情况。
华泰柏瑞基金去年新发的沪市ETF募集总规模也达到61.66亿元,合计新发了9只产品。另外,博时基金、广发基金、摩根基金的新发募集总规模分别为55.3亿元、44.4亿元、39.91亿元。
债券ETF位列成交额首位
仅在12月,沪市ETF成交额下滑,但总市值和规模增长。《基金与衍生品市场通讯》提到,截至2024年底,沪市基金产品769只,资产管理总规模2.74万亿元。
其中,沪市ETF共607只,总市值2.72万亿元,较上期增加 0.80%。总份额1.69万亿份,较上期增加 0.93%。
上述ETF在12月累计成交金额3.65万亿元,日均成交金额 1656.82 亿元,较上期减少5.21%。
累计成交额虽然下滑,但债券类ETF的成交额仍是位列沪市各ETF类型首位。当期累计成交9967.52亿元,占总成交额的近三成。其次是宽基ETF,成交额也达到9258.48亿元;跨境ETF的成交额则是6286.274亿元。
具体到单只产品,海富通短融ETF仍是成交额最高的沪市非货ETF,当月成交额为5377.32亿元;此外,富国政金债券ETF、鹏扬30年国债ETF、博时可转债ETF也在成交额前十榜单中。
权益ETF中,易方达香港证券ETF最高,为1459.38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科创50ETF的成交额也超千亿元。整体来看,权益型ETF(含跨境 ETF)本期成交额约2.02万亿元,约占沪市 ETF成交额的55.55%。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沪市ETF规模年度排名新格局,3家基金公司断崖式领先,前5家总规模占比超七成)
(责任编辑:43)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