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3城 黄仁勋低调现身深圳、台中、北京 谈及液冷、硅光技术 微妙时机传递何种信号?
到访深圳、台中、北京,黄仁勋:正与台积电合作开发硅光技术
1月15日,黄仁勋现身深圳,参加英伟达深圳分公司的年会活动。
在致辞中,黄仁勋提到,液冷技术是一项困难而复杂的技术,但英伟达喜欢挑战这种困难。他指出,英伟达只专注于做其他公司不愿意做的困难的事情。
黄仁勋还透露,英伟达目前正处于Blackwell项目的快速发展阶段,并已经全面投产。尽管这个项目的技术难度极高,但英伟达仍在努力推进,并对员工们为该项目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
这已经是黄仁勋第二次现身英伟达在中国分公司的年会。2024年,黄仁勋分别在1月15日、17日和19日先后现身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参加英伟达分公司年会活动。
1月16日,离开深圳的黄仁勋现身台中市,出席日月光旗下封测大厂矽品精密的新工厂启用揭幕活动。公开信息显示,矽品精密是英伟达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1月17日,黄仁勋与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共进午餐,随后黄仁勋接受采访称,此次主要是想感谢台积电对英伟达的支持,“我们正在与台积电合作开发硅光技术,但它仍然需要几年时间(落地)。我们应该尽可能继续使用铜技术,在那之后,如果需要,我们可以使用硅光技术,但我觉得那还需要几年时间。”受黄仁勋言论刺激,1月20日(周一)开盘,A股铜缆高速连接相关概念股大涨。
1月19日,黄仁勋现身公司在北京的“答谢迎春会”。活动现场,进行了传统戏剧等国粹表演,黄仁勋在座位上近距离观看川剧变脸,并与演员互动,引周围众人欢笑。
黄仁勋在暖场后立即开始了致辞。他表示:“60年前,人们发明了今天使用的计算机;60年后,我们正在重新发明计算机。计算机不再需要手工编码,现在是机器学习,它创建的软件已经不是一个软件程序,而是人工智能。”
他接着讲到英伟达进入中国市场的历史。“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英伟达早在25年前就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了,那时还是科技公司出现的早期。我们当时卖GeForce产品,我们现在的很多中国员工都是用英伟达的显卡玩着电子游戏长大的。”黄仁勋说道。
英伟达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近年来招募了大量研究人员。黄仁勋透露,截至目前,英伟达在中国已有近4000名员工,在北京、上海和深圳都设有办公室。他还说,英伟达在科技公司中的人员流失率是极低的,在中国同样如此。黄仁勋说:“英伟达全球员工流失率大约是2%,中国的这一数字更低,仅有0.9%。”
“科技行业的离职率通常很高,可能超过10%,甚至有时接近20%。但是我们公司的离职率极低,一旦加入英伟达,就不会轻易离开。”黄仁勋补充道。
虽然,这是黄仁勋每年例行的“年会之旅”,但是今年相比往年更开放了些,并且强化了与中国本地生态链的紧密合作,显示了英伟达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
微妙时机低调现身,黄仁勋中国行意欲何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4年1月,黄仁勋就有过类似的访问行程,他当时曾到访了英伟达北京、上海、深圳三处办公室,参加中国区年会。与2024年相比,今年黄仁勋的行程显得更加低调。
在外界看来,目前正值美政府推出AI芯片管制新规的特殊时期。拜登政府于1月13日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出口管制措施。该措施进一步加严对人工智能芯片、模型参数等出口管制。新规将在自发布之日起的120天后生效。
新规公布后,英伟达官方罕见发声明炮轰美国政府。英伟达指责拜登政府在任期最后阶段试图通过一份在秘密中起草、未经适当立法审查的文件,对半导体、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全球营销施加官僚控制。英伟达表示,拜登政府这一“广泛越权的行为”将威胁美国来之不易的技术优势。
中国商务部则表示,拜登政府的管制措施是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的又一例证,是对国际多边经贸规则的公然违背。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在这个微妙的节点,黄仁勋的中国之行出现多种解读,但英伟达方面“三缄其口”,并未透露更多信息。
2025财年的前9个月,英伟达从中国市场获得了115.7亿美元的营收,已经超过公司在2024财年在中国市场获得的营收总额(103.1亿美元)。在2024年11月,英伟达公布2025财年三季报,英伟达CFO科莱特·克雷斯在电话会议上透露说,最新季度在中国的数据中心收入环比增长,但仍远低于出口管制实施前的水平,预计中国市场未来仍将非常有竞争力,英伟达将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继续遵守出口管制。
毫无疑问,作为“卖铲人”的英伟达在大模型浪潮中吃下了巨大的红利。不过,从最近的财报数据来看,英伟达突飞猛进的业绩已经出现增长放缓的情况,而英伟达的业绩指引还显示,第四财季的营收还将进一步放缓。舆论普遍认为,英伟达将是受美国人工智能出口管制措施影响最大的公司。
当被问及是否担心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减少时,黄仁勋称英伟达只关注如何服务好客户。
而就在1月13日,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英伟达最新一代AI芯片Blackwell在部署至数据中心时遇到了技术问题,主要包括服务器机架过热和芯片连接异常。
1月10日,汇丰全球技术硬件和半导体研究主管Frank Lee及其团队发布报告称,预计英伟达GB200芯片供应链问题将延续到2026财年上半年(即2025年2月到2025年7月),导致英伟达上半财年的“超预期”增长空间有限,下半财年(即2025年8月到2026年1月)也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