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回应DeepSeek冲击!英伟达计划斥资数千亿美元 采购芯片和电子产品!
回应DeepSeek冲击
黄仁勋表示, DeepSeek发布的R1模型只会增加对计算基础设施的需求,因此,担忧“芯片需求可能减少”是毫无根据的。他认为,外界先前对“R1可能减少芯片需求”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未来的计算需求甚至会变得要多得多。
在分析师会议上,有人提到英伟达一些客户正在开发自研芯片,试图取代英伟达的产品,例如谷歌正在与博通合作研发 ASIC 芯片。对此,黄仁勋辩称,许多 ASIC 并不能投入到数据中心之中。
黄仁勋认为,这些大客户需要更好的芯片,来从其基础设施中获取更多收入,而不是使用便宜的替代品来节省成本。他补充称,CEO们都非常擅长数学,因此他们不会只简单地关注成本。
展望未来,黄仁勋展现出对AI产业前景的乐观预期。即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他认为企业反而会加大AI投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
计划采购美国制造的芯片和电子产品
黄仁勋透露,英伟达计划在未来四年内斥资数千亿美元采购美国制造的芯片和电子产品。英伟达设计的最新芯片以及用于数据中心的英伟达驱动服务器,现在可于台积电和鸿海在美国运营的工厂生产。
黄仁勋称,“总体而言,在未来四年里,我们将采购总额可能达到5000亿美元的电子产品。我认为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我们在美国制造了数千亿个这样的产品。”
黄仁勋还对台积电“组团”收购英特尔的相关传闻做出回应。“我不知道消息是从哪里来的,但没有人邀请我们加入。”
同时,黄仁勋表示,确实需要在美国增加本土制造,来避免关税的影响。黄仁勋称,短期内,预计关税新政不会对公司前景产生重大影响,但是长期来看,希望保持供应链的灵活性,同时增加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本土化生产的灵活性。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