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在北京物资学院成立
4月1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北京物资学院联合成立“物流与供应链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中心的成立旨在通过整合校企双方的优质资源,搭建一个集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智慧物流系统科学平台,推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中心”的成立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文件精神的具体实践。未来,中心将面向国家“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物流数智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着力培养一批既具备扎实数字化能力、又拥有深刻行业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物流与供应链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成立仪式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常委、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任豪祥与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左敏共同为中心揭牌。北京市教委领导、央属高校和市属高校百余位专家学者见证了中心成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亚太物流联盟的主席单位以及国际采购与物资管理联盟的重要理事成员,是连接政府、企业、学术界与国际社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联合会始终致力于推动物流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为行业的持续繁荣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北京物资学院被誉为“中国现代物流管理者的摇篮”,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智慧物流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以“人工智能+”赋能物流专业教育,服务智慧物流新工科人才培养和物流全产业链数字转型升级。

本次双方携手合作,成立“物流与供应链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中心”,不仅是对当前物流与供应链产业变革趋势的积极响应,更是对未来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据悉,“中心”是在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虚拟教研室第三次教学研讨会上宣布成立的。近年来,北京市为深入贯彻落实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助力 教育变革”的战略部署。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北京市在市属公办高校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积极引导高校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形成人工智能通识课“一校一品”的“AI+专业”特色品牌。北京物资学院同其他市属高校一道,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与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共同致力于培养更多能够驾驭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千行百业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