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长债ETF止跌后“华丽”修复 杠杆资金持续布局 机构解读2.0%市场阻力位
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调整后,近日,30年期国债ETF净值迎来阶段性修复,其交投之活跃也再度引发市场强烈关注。不少基民感慨“越来越难做”,“离场”还是“加仓”,这是个问题。数据显示,鹏扬和博时旗下30年期国债ETF近5个交易日二级市场价格分别上涨2.06%、2.04%,25日成交额分别为99.73亿元、38.92亿元,换手率更是分别高达55.50%、62.70%,表现堪称“华丽”。
A股又见大手笔分红!多家公司披露年报分红方案
多家公司披露年报分红方案昨日晚间,招商银行披露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实现归母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实现净利息收入2112.77亿元,同比下降1.58%;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262.11亿元,同比增长1.41%。
多只黄金ETF规模增长超百亿!冲高获利后 金价或进入盘整期
上周,国际金价触及3050美元的历史高位,市场出现了小幅获利了结的趋势。业内人士预计,黄金可能进入一段时间的震荡整理期。近年来,黄金因其稳定的避险属性,成为投资者在不确定经济环境下的首选资产。ETF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凭借其高流动性和低交易成本,成为黄金投资者的重要渠道。数据显示,黄金ETF近一年合计规模增长超500亿元,多只头部产品规模增长冲破百亿元大关。

降费降佣效果显现 “真金白银”切实让利基民
2025开年以来,以QDII为代表的高费率产品降费,为公募第一阶段降低管理费用画上句号,高于1.2%的年管理费率逐步退出市场。此外,近期披露的2024年基金年报以及公募基金交易佣金支付情况显示,公募第二阶段降低交易费用也取得初步成效。在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的综合费率的大背景下,2025年公募第三阶段降费将聚焦基金销售费用。

左手周期右手科技 外资QFII最新调仓路径曝光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的陆续披露,各路机构持股动向浮出水面。截至3月25日,Wind数据显示,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在2024年末持有40只A股。从配置方向来看,化工、电子等行业成为QFII的核心配置。多位外资机构人士表示,在中国经济持续复苏和政策进一步支持下,上市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提升。在企业治理和公司业绩持续改善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长期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首批基金2024年年报出炉 基金经理对权益资产较为乐观
首批基金2024年年报出炉,机构持仓路线图浮现。近日,中庚基金、九泰基金、明亚基金等公司率先披露了旗下基金的2024年年报。多只基金的隐形重仓股曝光,最新投资策略也公之于众。年报显示,基金经理普遍认为,经济基本面逐步改善,权益资产性价比凸显,有较多结构性机会可以把握。

多家私募借道ETF布局权益市场 中小机构积极性更高
今年以来,私募机构积极配置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私募排排网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今年以来共有57家私募机构出现在46只年内上市ETF的前十大基金份额持有人名单中,合计持有基金份额达8.99亿份。在业内人士看来,ETF具有高流动性、风险分散和交易便捷等特性,可以助力私募机构灵活调整投资组合、更好应对市场变化。中小私募机构布局ETF更积极。

这类新ETF突然火了 数十家公募基金争抢
今年以来,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产品持续走红,除中证A500、科创综指ETF外,新的策略指数产品——自由现金流ETF又吸引了更多公司加入竞争队列。据记者统计,目前市场已成立2只自由现金流ETF,并已上市,吸引了众多资金的流入,还有3只自由现金流ETF于近日同时开售。此外,数十家公募基金公司上报了此类产品正等待批复。

降费率降基准!银行理财产品为何频频调整?
银行理财产品的费率和业绩比较基准又降了。《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3月以来,至少已有宁银理财、招银理财等10家机构宣布了理财产品费率优惠的消息,部分产品销售服务费清零。与此同时,包括国有行理财子公司在内的多家机构密集下调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部分产品降幅超100个基点(BP)。

争做“房东”!险资加速涌入不动产 热情能否延续?
险资的目光再次聚焦不动产。3月25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在天眼查平台了解到,坤华(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坤华投资”)对外投资项目已达14例,且全部指向万达系资产。说起坤华投资,可谓来头不小。其成立于2023年12月,注册资金100亿元,由新华保险、中金资本分别持股99.99%、0.01%。从扫货万达广场,足以窥见险资对不动产投资的浓厚兴趣。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