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债ETF可质押式回购 多家公募基金将启动申请
本报记者昌校宇方凌晨3月24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获悉,多家公募机构将于近期启动旗下信用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作为通用质押式回购担保品的申请。

ESG投资图谱明晰 绿色债券与ESG基金规模显著增长
本报记者毛艺融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ESG(Environmental,SocialandGovernance)投资正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投资策略,如绿色债券、ESG公募基金等,为市场提供多样化投资选择,推动ESG投融资市场繁荣发展。ESG债券方面,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记者发稿,我国ESG债券存量规模约13.20万亿元。

次新基金建仓节奏不一,超六成实现上涨也有“按兵不动”
A股、港股市场回暖催生的结构性机会,正被嗅觉敏锐的次新基金精准捕获。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在运行不足半年的主动权益基金中,超过六成自成立以来有所上涨,其中8只涨超10%,最高的突破34%。同时也有12只产品下跌超过1%。次新基金的业绩分化背后,是基金经理以截然不同的策略捕捉市场机会。有部分产品闪电建仓斩获超额收益,亦有暂时陷入赛道回调泥潭的。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行中 公募基金加仓路径逐渐清晰
本文分析了截至2024年3月24日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情况,指出公募基金在多个行业的持仓状况,尤其是高市值的热门股票和偏价值风格股票的表现。文章重点关注了药明康德的减持情况、TMT行业的基金关注度、以及消费股的加仓现象,提供了行业与个股的业绩数据。本报记者刘庆华近期,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在陆续披露中,基金公司持仓也进一步清晰。

ETF今日收评 | 纳指、有色金属相关ETF涨超2% 标普500ETF跌超8%
市场全天探底回升尾盘翻红,三大指数微涨,大小指数走势分化。从板块来看,有色金属等周期股表现活跃,旅游股震荡走强,深海科技概念股探底回升。下跌方面,算力概念股震荡走低。ETF涨跌幅方面,纳指、有色相关ETF涨超2%。美股上周五收高,三大股指均录得涨幅。上周道指累计上涨1.2%,录得两个多月以来的最大周涨幅。

年内发行规模占比首超50% 权益类基金发行快速回暖
【导读】年内发行规模占比首超50%,权益类基金发行快速回暖中国基金报记者李树超新的一周(3月24日—3月30日),新基金市场又有20只新品来了。在近期股市回暖背景下,权益类基金成为新基金发行市场的绝对主力,今年权益类基金发行快速升温,3月份以来发行规模占比首次突破50%,凸显了市场回暖背景下资金向权益类资产倾斜的趋势。
上周公募调研超百家公司 德赛西威最受关注
新华财经上海3月24日电公募基金的调研维持活跃态势。据公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上周(2025年3月17日至23日)有136家公募机构对103只A股个股展开调研,覆盖24个申万一级行业,合计调研次数达668次。在103只被调研个股中,有40只个股被调研频次不低于5次,相当于每个交易日至少接受一次公募机构调研。

“三年期”基金又行了?这批产品成立后 仅2只出现亏损
在“三年期持有基金”发行热潮冷却后,2023年、2024年两市仅合计成立了14只三年期产品(仅统计主动权益类),其中还有产品需要借助发起式的方式成立。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前让投资者损失惨重的三年期产品不同,在行情低位成立的这些基金却因受益于择时以及布局走势稳健的“核心资产”,多数业绩收正,虽然在科技股行情中缺乏些许进攻性,但在震荡市里凸显了控制回撤能力。

年报“晒出”葛兰、谢治宇、冯明远等基金经理调仓路径 三大赛道成重要方向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陆续披露,超百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得以曝光。部分公募机构的调仓换股动向随之揭晓,大消费、医药、新能源等赛道成为机构调仓的重要方向。易方达基金萧楠和王元春、信达澳亚基金冯明远、中欧基金葛兰和许文星、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和董理、银华基金焦巍、东方红资产管理张锋、广发基金傅友兴和郑澄然、华夏基金钟帅等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调仓动作明显。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