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技术面周报(1月第2周):当前债市 不进则退
曲线熊平,长债不进则退
本周利率曲线熊平,短端明显回调,而长端与超长端在1.60%-1.65%附近波动。整体看,我们在此前报告中提及的债市“不进则退”的逻辑正在显现,具体而言:
第一,内外基本面出现边际变化。12 月国内核心CPI 达0.4%,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实际利率定价角度长债点位已经偏低,而非农数据超预期可能阻碍美联储降息进程进而侧面影响我国货币宽松节奏,两者对国内债市偏不利,但从实际影响来看短期较为有限。
第二,资金面收紧是当前债市较大的风险。一方面,短端上行逼仄期限利差,长端有上行压力,本周短债大幅上行,1Y 国债来到1.2%附近,资金收紧的原因诸多,如当前资金先送后紧的月内规律、对“适度宽松”预期的转变、央行暂停购买国债等,而1YAAA 级存单利率已经与10Y 国债几乎倒挂,长债有上行压力;另一方面,资金“价高量少”,周内各期限资金利率明显上行,银行系资金融出整体下滑,“价高量足”已不再,截至1 月10 日,大行资金融出3.04 万亿元,中小行资金转为净融入0.22 万亿元,银行系资金融出整体降至3 万亿元以下,但资金面的分层现象有所改善,此外本周杠杆率也下行至107.32%。
第三,机构行为方面,债市进入“多空拉锯战”。一方面,从成交量来看,根据Wind 数据周度视角下银行间利率债成交量自12 月下旬以来持续下行(对应单边行情),而本周成交量明显回升(国债成交量升至1.9 万亿元),债市多空双方尤其是长端博弈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在二级现券交易中,交易特征依然不变,①大行增配短债;②保险买入超长地方债;③基金与农商行是主要期限利率债的卖盘与买盘,整体来看长债的买盘数量明显大于卖盘。
综上所述,我们此前提出的债市不进则退的逻辑当前或正在上演,而随着本周的边际变化出现,长端利率下行则需要新的催化剂出现,短期行情震荡的概率更大。
风险提示
流动性风险,数据统计与提取产生的误差。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