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2024年12月报:OPEC+减产再续 供应压力后延
投资建议
后市基本面和国际油价走势判断:美国商业原油维持去库态势,但汽油和馏分油等成品油消费下滑、进入累库阶段;欧洲虽进入供暖旺季,但生产和消费活动仍偏弱;中国汽油需求平稳,柴油受气温下降影响,需求偏弱。12月初,OPEC+在会议上宣布再次延长220万桶/日自愿减产协议至2025年3月末,对延缓供应过剩压力起到一定作用,但各国是否遵守减产协议存较大不确定性,且对中国和欧美原油需求增长进一步放缓的担忧仍是导致基本面较难好转、制约油价的关键,我们预期2025年油价中枢或有所下移,但降幅收窄:供应端,OPEC+延长减产或可延缓供应过剩时点、增强油价韧性,但较难改变整体基本面偏宽格局,随着2025年4月后OPEC+逐渐恢复增产,全球原油供应压力或将增大;特朗普上台后,主张加大本土传统能源开发,以美国为首的美洲国家原油产量增幅可能扩大;需求端,欧美经济增长趋缓,中国经济未见明显修复迹象,叠加LNG重卡和电动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对汽油和柴油需求的不可逆挤占,全球原油基本面过剩格局仍难改变,2025年布伦特油价运行区间或同比下降3-8美元/桶。
虽然在基本面上短期供需仍偏紧、中期或由紧转松,价格端短期油价尚存较强支撑、中期油价有向下承压的担忧,但地缘局势的动荡使得能源独立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传统能源的开发支出有望再次上行,同时在当前国内低利率环境下,经营稳健的低估值高股息资源型企业仍具较好投资价值,我们认为油气勘探力度加大、增储上产目标明确、海外市场开拓潜力较大、技术处国际先进水平的头部油服企业仍具有价值挖掘空间,建议关注:海油工程、中海油服。同时,随着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深入实施,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的推进,国际油价震荡对于龙头企业业绩的影响趋减,“三桶油”作为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有望持续受益于相关政策支持,建议关注: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走弱导致需求不振的风险:若欧美经济持续走弱、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消费回暖不及预期,则可能导致国际原油需求不振,基本面判断面临重估风险;
2)供应扰动的风险:OPEC+改变原油供应计划,调整增减产计划的风险;美国油企资本开支调整,页岩油产量释放速度、钻机开工数等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3)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不确定性: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但其对经济和原油需求发挥的作用仍具较大不确定性;4)地缘局势的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会造成油价走势的较大扰动;5)能源迭代的风险:新能源加速替代传统能源的风险,全球2050年净零排放政策调整的风险。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