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产业链出海战略研究报告:开启新出海全球化3.0时代

证券之星 2024-12-27 14:58:49
股市要闻 2024-12-27 14:58:49 阅读

  报告背景

      对比国际,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一骑绝尘,不管是产业链上的智能化、电动化零部件企业,还是中国自主智能汽车品牌,以及充电基础设施企业,通过不断地技术迭代和激烈的竞争,使中国的相关产业链相当完备,并且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同时,汽车行业的发展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的另一支柱。

      随着产品和技术不断提升,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企业在此赛道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成本优势,叠加中国企业在新能源智能汽车行业的深刻理解和龙头地位,产业链相关企业有充足的动力参与国际市场,实现出海。国内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偏好使国内的新能源智能汽车渗透率快速上升,随着销量规模的扩大,年同比增速迅速下降,竞争愈加激烈。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价格战,以主动降低终端销售价格为代价参与竞争,试图抢占市场价额。在此前提下,无论是企业经营者还是相关投资人,或多或少地对相关企业的未来发展增速产生负面预期。

      叠加上述原因,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出海逐渐成为了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共识,成为了业绩支撑和产业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核心观点

      企业端,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技术领先,具备国际竞争力;同时海外市场竞争较小。市场端,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为抢占市场份额,多家车企的多款车型降低终端销售价格;多家车企也推出低息或者零息贷款政策,并且首付比例较低;由于车企需要保持一定的单车毛利率以及资金回转需求,会倒逼产业链上游降低零部件的价格以及增加对产业链上游企业的付款周期。在海外市场产业链相关企业可以把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更高的毛利,同时还可以快速拓展市场占有率,产业链相关企业有充足动力出海进入海外市场。政策端,国内的政策十分支持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出海,更深入地融入全球汽车市场,深度参与国际化分工;海市场的竞争力,存在贸易保护倾向。

      外市场的政策开放度各异,例如:东南亚市场非常积极地引入相关产业链,支撑当地经济发展和当地就业;欧美更倾向于提高关税来削弱产业链上的中国企业在当地展中国家,其消费能力中等。

      鉴于中国市场规模十分庞大,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的规模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较高,叠加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手段,现开拓新市场难度较低的国家主要为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