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城投债年度投资策略:一以贯之 乘时乘势
2024 年,化债主线贯穿全年,城投债供需矛盾突出,收益率大幅下行、利差普遍收窄;期间,机构赎回扰动对城投债流动性重定价。展望2025 年,化债主线一以贯之,城投融资政策严监管之下供给或仍维持低位,“资产荒”行情仍将持续,城投债收益率或跟随无风险利率下行、利差震荡收窄。10 万亿化债组合拳提升中短端城投债安全性,建议把握时机、顺势而为,以3y 以内品种下沉增厚收益为主。在此过程中,需持续关注基本面、机构赎回及债市供需等因素对城投债市场的扰动。
城投债信用环境及供需研判:
1、基本面:2024 年,地方财政收入同比改善,但财政收支缺口同比扩大,房地产行业尚未迎来明显改善,土地出让收入继续探底。2025 年,稳地产政策或持续发力,房企资金压力或将缓释,带动土地出让收入降幅同比继续收窄。
2、信用风险舆情:2024 年,城投非标风险事件同比增加19 起,商票逾期主体数量小幅增长,反映融资严监管下城投资金流动性依然紧张。2025 年,财政部将保持“零容忍”高压监管态度,将不新增隐债作为“铁的纪律”,城投或仍面临融资政策严监管,非标风险事件仍有发生,商票逾期数量或仍在高位。
3、供需研判:2024 年,城投债供需矛盾突出,监管明确要求压降城投公司债务,叠加城投债融资政策边际收紧,至11 月末全国城投债净融资规模缩量至1519 亿元,债基重仓城投债采取拉久期与下沉资质共进策略。2025 年,城投融资严监管或仍持续,10 万亿化债政策影响下,城投债提前兑付或更普遍,城投债净融资规模或仍维持低位,“资产荒”行情仍将持续,后续供给是否放量或主要取决于江苏、浙江、山东等发债大省城投融资监管政策的边际变化。
化债政策演绎及退平台怎么看?
1、政策基调:2024 年,中央持续深入推进债务化解工作,化债力度持续加大,以期为地方腾挪更多的精力促发展、保民生。2025 年,城投债务监管重点或集中在平衡债务风险化解与区域发展关系,同时加速推动城投平台分类转型。
2、化债工具及进展:财政、金融双管齐下,财政工具包括置换债、特殊新增专项债、特殊再融资债;金融工具包括债务重组、债务置换、央行应急流动性借款、债券统借统还等。
3、退平台怎么看:短期内,一揽子化债政策逐步落地见效,城投整体安全性较高;长期看,退平台企业债券“城投信仰”或将弱化,回归基本面是趋势,调整中达到风险收益再平衡。
2025 年城投债投资策略展望:
1、下沉策略:确定性机会加大,控久期为前提,下沉资质以增厚收益。10 万亿化债组合拳出台并逐步落地,中短端城投债安全属性突出,可采取就3y 以内品种进行下沉以增厚收益。
2、拉久期策略:流动性优先,交易账户关注3-5y 品种,配置账户关注5y 以上品种。对于负债端稳定性偏弱的交易型账户,建议关注3-5y 中高等级、流动性好、存量规模大的品种,短期内3-4y 区间更适合交易,后续可积极跟踪期限利差水平变化进行区间选择,在债市调整与个券估值波动期间择机布局。
3、特殊策略:关注城投债提前兑付的风险和机会。后续若地方政府专项债置换资金到位,城投债或会再现提前兑付潮,可通过与发行人沟通或追溯债券资金用途等方式,提前确定标的债券是否符合置换条件以及拟兑付方案,从而提前布局,博取价差收益。
风险提示:数据统计与计算或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超预期信用风险事件发生;“赎回潮”将持续对市场形成扰动。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