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行业*电子材料行业2025年度策略:关注需求复苏、国产替代及先进技术发展

余嫄嫄 2024-12-19 00:00:00
股市要闻 2024-12-19 00:00:00 阅读

  电子材料行业下游高速发展,国产替代持续推进。半导体材料方面,关注人工智能、先进封装、HBM 等引起的行业变化,半导体材料自主可控意义深远。OLED 材料方面,下游面板景气度有望触底向好,关注OLED 渗透率提升与相关材料国产替代。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我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国产替代持续推进。根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数据,2023 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为5,192.80 亿美元(同比-10.99%),24Q3 销售额为1,597.60亿美元(同比+20.89%,环比+9.17%)。由于2023 年半导体行业处于去库存阶段,晶圆厂稼动率下降,上游材料消耗同比减少,SEMI 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销售额约为667 亿美元(同比-8.2%)。2023 年中国台湾、中国大陆、韩国的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分别为191.76 亿美元(同比-4.7%)、130.85 亿美元(同比+0.9%)、105.75 亿美元(同比-18.0%),位居全球前三。SEMI 预计全球半导体晶圆制造产能分别在2024/2025 年增长6%/7%,2025 年达到3,370 万片/月的历史新高(以8 英寸当量计算)。AI 驱动先进制程市场需求增长,半导体制造产能扩张,有望进一步带动相关材料的采购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化信信息显示,我国半导体材料整体国产化率约为15%,高端领域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出台大量政策支持半导体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有望持续提升。

      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先进封装材料。Yole 数据显示2023 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约为439 亿美元(同比+19.62%),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 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472.5亿美元,Yole 同时预计2022-2028 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有望以10.6%的CAGR 增长至786 亿美元;根据Frost&Sullivan 数据,中国大陆2020 年先进封装市场规模为351.3 亿元,预计2025 年将增长至1,136.6 亿元,2020-2025 年CAGR 达26.47%,高于全球CAGR。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先进封装渗透率约39%,低于全球的48.8%,2024 年有望增长至40%。目前多款先进封装材料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键合胶、封装 PI、电镀材料等先进封装材料项目。此外,AI 驱动HBM 放量,国内厂商积极切入前驱体、环氧塑封料、Low-a 球铝、环氧树脂、封装基板、底部填充胶等HBM 相关细分领域,国产自主可控进程加速。

      OLED 面板出货量及渗透率持续提升,我国OLED 面板厂商持续加大投入。根据DSCC 数据,2024 年OLED 收入预计为440 亿美元(同比+12%),2024 年OLED 面板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18%,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为平板电脑和显示器。Omdia 数据显示,24H1 全球AMOLED 面板手机市场渗透率已超过50%,并有望持续提升。根据半导体产业纵横的信息,目前国内OLED 面板产线以6 代及以下世代线为主。京东方在成都开建8.6 代OLED 面板生产线,是中国首条、全球第二条8.6 代AMOLED 生产线,总投资630 亿元人民币,目标在2026 年量产8.6 代OLED 面板;维信诺与合肥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维信诺8.6 代AMOLED 生产线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生产运营。Omdia 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OLED 面板产能占全球的45.7%。根据CINNO Research 数据,2023 年全球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中,京东方BOE(同比增长44.7%,16%份额)位列第二,仅次于三星显示(同比下降8.2%,50%份额),维信诺(同比增长68.4%,10%份额)名列第三。

      OLED 材料需求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根据Omdia 的信息,全球OLED 材料市场在经历2022 年OLED 电视终端市场销售不振带来的下滑后有望反弹,预计2024 年市场规模超20 亿美元。根据群智咨询的信息,2023 年中国市场OLED 有机材料市场规模约为43 亿元(同比+33%)。随着OLED 在中大尺寸的逐渐渗透以及材料国产化率提升,群智咨询预计2030 年中国OLED 有机材料市场规模达98 亿元,2023-2030 年CAGR 为11%。发光层是OLED 器件的核心功能层,根据莱特光电2023 年年报的信息,在全球OLED 有机材料供应体系中,我国企业主要集中在OLED 中间体和升华前材料领域,在OLED 终端材料领域布局较为薄弱。目前OLED 终端材料核心技术和专利主要掌握在海外少数厂商手中,例如UDC、杜邦公司、德国默克等。近年来国内企业积极布局OLED 终端材料,少数企业突破国外专利封锁、掌握核心专利并实现量产。当前全球显示面板产业重心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国内OLED 材料厂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正在加快打破国外对OLED 终端材料市场的垄断。未来随着OLED 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下游客户产能的持续释放、面板技术革新带来的终端材料迭代和需求量提升等诸多积极影响,国内OLED 有机材料行业有望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显示用PI 薄膜是实现OLED 柔性显示的关键材料,市场需求近百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根据智研咨询的信息,国内PI 薄膜大部分为低端产品,高性能PI 薄膜领域主要被杜邦、钟渊化学、SKPI 等国外巨头占据,国内企业正积极布局PI 材料。

      投资建议

      基于下游行业快速发展与进口替代大背景,电子材料领域迎来发展良机。从估值的角度,截至2024 年11 月24 日,SW 半导体材料市盈率(TTM 剔除负值)为67.39 倍,处在上市以来的21.18%分位数;SW 电子化学品市盈率(TTM 剔除负值)为51.25 倍,处在上市以来的52.56%分位数。考虑到下游需求有望逐渐增长,国产替代持续进行,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中长期推荐投资主线:

      1、半导体行业持续发展,关注人工智能、先进封装、HBM 等引起的行业变化,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意义深远。推荐:安集科技、雅克科技、江丰电子、鼎龙股份、沪硅产业、德邦科技;建议关注:彤程新材、华特气体、联瑞新材、圣泉集团、阳谷华泰。

      2、下游面板景气度有望触底向好,关注OLED 渗透率提升与相关材料国产替代。推荐:万润股份;建议关注:莱特光电、奥来德、瑞联新材。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技术升级迭代的风险;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全球经济周期性波动、国际贸易摩擦及不可抗力的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