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年度展望系列之三:“十四五”收官 潜在影响?

赵伟/贾东旭/侯倩楠/屠强 2024-12-19 00:00:00
股市要闻 2024-12-19 00:00:00 阅读

  2025 承前启后之年,“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即将落地。眼下五年规划完成情况如何、追赶能耗双控等目标可能产生哪些影响?本文系统分析,可供参考。

      如何理解历次五年规划?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中长期计划,完成度较高

    五年规划,是我国重要的中长期计划,主要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布局、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和社会事业等作出规划。五年规划由“三级四类”构成;“三级”即国家、省、市县,“四类”即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空间规划。

      推动五年规划完成,主要依赖目标责任制,激励综合机制以及项目制等三类目标实施机制。

      “十一五”规划起,我国五年规划引入约束性指标与预期性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是中央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众利益领域对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纳入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

      五年规划相关指标通常涉及经济发展、科技创新 、民生、资源环境等领域,完成度较高。

      从完成情况看,“十二五”规划设定的24 个核心规划指标中有23 个完成,仅研发经费占比略低于目标的2.2%、为2.1%。受疫情影响“十三五”规划设定的25 个指标中,科研经费占比、居民人均收入增速、单位GDP 能源消耗降低均略低于规划目标。

      “十四五”规划进展如何?20 指标中,单位能耗及碳排放降低完成度明显较低

    与过往五年规划不同,“十四五”规划长期目标更明确,中期目标结构进一步完善。“十四五”规划,锚定2035 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其置于五年目标之前。安全保障领域在“十四五”规划中新增专门设定;民生福祉类指标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同时,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首次没有设定具体目标,指向更注重经济发展质量、而非总量。

      截至2023 年底,“十四五”规划提出的20 个指标中,4 项提前完成,4 项滞后预期。截至2023 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能源综合生产能力4 项指标提前实现;单位GDP 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3 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滞后预期。

      单位能耗及碳排放降低完成情况明显较低。按照“十四五”规划单位碳排放强度累计同比下降18%左右。考虑到2021-2023 年累计降低4.6%,若要完成十四五目标,2024-2025碳排放强度则需要下降14%。按照“十四五”规划单位能耗强度则需累计同比下降13.5%;若要完成十四五目标,2024-2025 年在2023 年的基础上下降11.5%。

      “十四五”收官,可能的影响?政策抓手或有转变,节能改造比减产更重要

    过往长期规划收官前后,部分地区采取“限产”、“限电”等措施追赶碳排放、能源消耗等目标。2010 年,约束性指标考核压力下,部分节能减排进度完成度不够的省份开始采取“拉闸限电”措施,其中以浙江、江苏、山西等地最为典型。

      2021 年后续节能减排政策思路持续优化,向碳排放双控转变。2021 年下半年部分地区的“一刀切”停产限产对经济增长造成约束下,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2022 年初国务院发文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等。

      且与过往不同,本轮“双碳”政策目标抓手或有转变,节能改造比减产更重要。大规模设备更新投资政策推动下,本轮节能改造亦推动产生大规模投资需求,或对上游大宗需求形成拉动,但行业影响可能分化。此外,近年能源消费结构中居民增速明显高于企业用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也有兼顾居民侧节能的考虑。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超预期,经济变化超预期。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